()
()

五地

  • [  wǔ dì  ] 
  • ㄨˇ ㄉ一ˋ
  • GG F

五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五种土地。五种地形。

引证解释

⒈  五种土地。详“五土”。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所生。”

⒉  五种地形。

《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五地之胜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

五地(wu di)同音词

  • 1、无堤[wú dī ]

    1.犹无限。

  • 2、无敌[wú dí ]

    1.没有可与对抗的;没有可与比拟的。 2.无视敌人。犹轻敌。

  • 3、无底[wú dǐ ]

    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 2.无限度;无穷尽。 3.谓不知底细。

  • 4、无地[wú dì ]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 2.没有大地。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 5、无蒂[wú dì ]

    1.没有牵挂或牵连。形容活动自如。语本汉班固《答宾戏》:"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 6、五狄[wǔ dí ]

    1.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尔雅.释地》"八狄"邢昺疏引汉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

  • 7、五帝[wǔ dì ]

    传说中的上古五位帝王。有四种说法:(1)指黄帝、fdb1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2)指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挚)、fdb1顼。见《礼记·月令》。(3)指少昊、fdb1顼、高辛、唐尧、虞舜。见《书序》。(4)指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见《易·系辞下》。

  • 8、污底[wū dǐ ]

    藤壶、牡蛎等藻类和贝类海洋生物附生于船体浸水表面的现象。使船体表面粗糙,增加航行阻力,影响船上海水冷却系统、测深仪、计程仪、声呐等的正常使用。防止办法是在浸水表面涂防污漆或采用海水电解防污,并常进坞清洗。

  • 9、诬诋[wū dǐ ]

    1.诬蔑诋毁。

  • 10、吴地[wú dì ]

    1.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江西的一部分。亦指东汉时的吴郡(今江苏省)。

五地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