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wén)

质文

  • [  zhì wén  ] 
  • ㄓˋ ㄨㄣˊ
  • RF YYGY

质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其资质具有文德。

⒉  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⒊  质朴与华美。

引证解释

⒈  谓其资质具有文德。

《国语·周语下》:“文王 质文,故天祚之以天下。”
韦昭 注:“质文,其质性有文德也。”
《太平御览》卷四七六引《晋中兴书》:“﹝ 应詹 ﹞弱冠知名,太宰 何邵 见而称之曰:‘质文之士也。’”

⒉  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文著於质,质不居文,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

⒊  质朴与华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鐃歌》诸曲,勿便可解,勿遂不可解,须斟酌浅深质文之间。”
章炳麟 《文学说例》:“语言文字之繁简,从于社会之质文,岂不信哉。”

质文(zhi wen)同音词

  • 1、指纹[zhǐ wén ]

    手指末节内侧表面的花纹结构。分为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三类。自胚胎第三个月形成后终身不变,各人不同,各指不同。指纹登记为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人身同一认定手段,是刑事登记的一种。

  • 2、知闻[zhī wén ]

    1.知悉;知道。 2.通知,告知。 3.消息。 4.交结;交往。 5.朋友。

  • 3、直温[zhí wēn ]

    1.正直而温和。语出《书.舜典》:"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孔传:"正直而温和,宽弘而庄栗。"

  • 4、制文[zhì wén ]

    1.撰写文章。

  • 5、志文[zhì wén ]

    1.即墓志铭。

  • 6、旨问[zhǐ wèn ]

    1.旨告。指信。

  • 7、织文[zhī wén ]

    1.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 2.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

  • 8、执问[zhí wèn ]

    1.拘留讯问。

  • 9、质问[zhì wèn ]

    责问;依事实提问、询问:面加质问|气愤地质问。

  • 10、至文[zhì wén ]

    1.最有文德。谓德行完备。 2.最有文饰。 3.最好或极好的文章。

质文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