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zhì)

梵志

  • [  fàn zhì  ] 
  • ㄈㄢˋ ㄓˋ
  • SSW FN

梵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梵语Brahmac?rin的意译。指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⒉  梵语Brahmac?rin的意译。古印度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  梵语意译。指婆罗门。 印度 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旧唐书·西戎传·天竺》:“俗皆徒跣。衣重白色,惟梵志种姓披白叠以为异。”
《翻译名义集·外道》:“婆罗门……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惟五 天竺 有,餘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

⒉  梵语意译。古 印度 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大智度论》卷五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若人聆至寂,寄説表真冥;能令梵志遣,亦使群魔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初,尊者( 脇尊者 )之为梵志师也,年垂八十,捨家染衣。”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原道>闢佛老》:“如《寳云经》所説,菩萨善解回转外道方便。菩萨於外道中化作七梵志、尼犍就学经法,精进勇猛,细密威仪,胜彼外道。”

梵志(fan zhi)同音词

  • 1、梵帙[fàn zhì ]

    1.指佛经卷册。

  • 2、繁枝[fán zhī ]

    1.繁茂的树枝。 2.指繁杂的枝条。

  • 3、贩质[fàn zhì ]

    1.犹典卖。

  • 4、犯治[fàn zhì ]

    1.犯法于治世。

  • 5、樊絷[fán zhí ]

    1.谓拘系于笼中。

  • 6、藩杝[fān zhì ]

    1.犹藩篱。比喻约束。

  • 7、番直[fān zhí ]

    1.值勤。

  • 8、番纸[fān zhǐ ]

    1.古时纸之量词为番,故称供书写用的缣帛为番纸。

  • 9、幡织[fān zhī ]

    1.见"幡帜"。

  • 10、幡纸[fān zhǐ ]

    1.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

梵志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