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
(shī)

先师

  • [  xiān shī  ] 
  • ㄒ一ㄢ ㄕ
  • TFQ JGM

先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前辈老师。

⒉  指已故的老师。

⒊  称孔子。

引证解释

⒈  前辈老师。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郑玄 注:“《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此之谓先师之类也。”
孙希旦 集解:“承先圣之所作以教於大学者,先师也,若 伯夷、后夔 是也。”
《孟子·离娄上》:“是犹弟子而耻受命於先师也。”
《汉书·刘歆传》:“至 孝武皇帝,然后 邹、鲁、梁、赵 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於 建元 之间。”
颜师古 注:“前学之师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崇儒学》:“以 仲尼 为先圣,以 颜子 为先师。”
鲁迅 《集外集·渡河与引路》:“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 仓圣 ’面前爬起,又向‘ 柴明华 先师’脚下跪倒。”

⒉  指已故的老师。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刚健笃实》:“先师 钱詹事 答问及 王通政 《经义述闻》,皆从 郑 读,以‘煇光日新’为句,徵引甚详。”

⒊  称 孔子。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唐 张说 《孔子堂杜预赞》:“开我后学,从事先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昔者吾先师大成至圣 孔夫子 于是日哭则不歌。”
清 周亮工 《与陈琪园书》:“当祖述先师删诗之意,尽删其姓名,而独存其诗。”

国语辞典

⒈  称逝去的师长。

《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
《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

⒉  万代之师孔子。隋文帝时谥孔子为「先师尼父」,后世尊称孔子为「先师」。

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⒊  尊称能佐先圣成德者。魏正始至隋大业年间,皆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初曾改尊周公为先圣,以孔子为先师。

先师(xian shi)同音词

  • 1、醎食[xián shí ]

    1.方言。面糊裹菜肉的油炸食物。

  • 2、娴适[xián shì ]

    1.犹安详。

  • 3、襳襹[xiān shī ]

    1.亦作"?襹"。。 2.毛衣羽毛丰盛貌。

  • 4、衔石[xián shí ]

    1.见"衔石填海"。

  • 5、衔使[xián shǐ ]

    1.奉命出使。

  • 6、纤施[xiān shī ]

    1.即《咸池》。古乐舞名。相传为黄帝之乐,一说为尧乐,亦有以为黄帝作而尧增修沿用之。

  • 7、献豕[xiàn shǐ ]

    1.《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懐惭而还。"后因以"献豕"表示奉献的才能﹑物品等非常平凡,不足称奇。

  • 8、弦师[xián shī ]

    1.对弹奏弦乐器者的尊称。

  • 9、弦诗[xián shī ]

    1.谓配乐唱诗。 2.犹赋诗。

  • 10、弦矢[xián shǐ ]

    1.弓箭。

先师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