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ɡ)

齐衡

  • [  qí hénɡ  ] 
  • ㄑ一ˊ ㄏㄥˊ
  • YJJ TQD

齐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平衡。谓举物与心相平。

⒉  等同;不相上下。

引证解释

⒈  犹平衡。谓举物与心相平。

《周礼·考工记·梓人》“乡衡而实不尽” 郑玄 注引《曲礼》:“执君器齐衡。”
按,《礼记·曲礼下》作“国君则平衡”。 孔颖达 疏:“国君,诸侯也,降於天子,故其臣为奉持器与心齐平也。”

⒉  等同;不相上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固可以齐衡八凯方驾五臣。”
《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今与列国诸侯齐衡入封,岂所谓宪章在昔,垂法将来者也?”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齐衡(qi heng)同音词

  • 1、栖衡[qī hénɡ ]

    1.《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朱熹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衡门,衡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后遂用"栖衡"指隐居。

  • 2、奇恒[qí hénɡ ]

    1.指奇病。 2.谓特殊与一般。

  • 3、骑衡[qí hénɡ ]

    1.喻做危险事。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

齐衡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