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工作速度快效率高的成语(14个)

  • 1、

    大张旗鼓 [ dà zhāng qí gǔ ]

    释义: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 2、

    得不偿失 [ dé bù cháng shī ]

    释义: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 3、

    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释义: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 4、

    冷灰爆豆 [ lěng huī bào dòu ]

    释义: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

    出处: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各梦同床,不妨殊调;冷灰爆豆,聊为解嘲云耳。”

  • 5、

    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释义: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 6、

    事半功倍 [ shì bàn gōng bèi ]

    释义: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 7、

    事倍功半 [ shì bèi gōng bàn ]

    释义: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8、

    闻风而动 [ wén fēng ér dòng ]

    释义: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出处: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 9、

    旋乾转坤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 ]

    释义: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 10、

    一箭双雕 [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释义: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 11、

    一举两得 [ yī jǔ liǎng dé ]

    释义: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 12、

    犹解倒悬 [ yóu jiě dào xuán ]

    释义: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13、

    渔人之利 [ yú rén zhī lì ]

    释义: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