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犹豫迟疑的成语(17个)

  • 1、

    迟疑不决 [ chí yí bù jué ]

    释义: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 2、

    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释义: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3、

    进退两难 [ jǐn tuì liǎng nán ]

    释义: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 4、

    举棋不定 [ jǔ qí bù dìng ]

    释义: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 5、

    弃之可惜 [ qì zhī kě xī ]

    释义:扔掉它未免可惜。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6、

    首鼠两端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释义: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 7、

    畏首畏尾 [ wèi shǒ wèi wěi ]

    释义: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 8、

    犹豫不决 [ yóu yù bù jué ]

    释义: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 9、

    瞻前顾后 [ zhān qián gù hòu ]

    释义: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 10、

    踌躇不前 [ chóu chú bù qián ]

    释义: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孝武李夫人传》:“哀裴回以踌躇。”

  • 11、

    踌躇满志 [ chóu chú mǎn zhì ]

    释义: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12、

    两意三心 [ liǎng yì sān xīn ]

    释义: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休得慕富嫌贫,两意三心,自贻后悔。”

  • 13、

    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释义: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14、

    摇摆不定 [ yáo bǎi bù dìng ]

    释义:指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

    出处:周恩来《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小资产阶级也常摇摆不定,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

  • 15、

    踌躇不定 [ chóu chú bù dìng ]

    释义:犹豫不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 16、

    徘徊不前 [ pái huái bù qián ]

    释义:徘徊:来回地行走。犹豫不决,停步不前。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出处: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林彪又消极抗令,徘徊不前,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

  • 17、

    优柔失断 [ yōu róu shī duàn ]

    释义:优柔:迟疑不决;断:决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出处:《旧唐书·高祖纪论》:“然而优柔失断,浸润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