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死沙场的成语(9个)

  • 1、

    保家卫国 [ bǎo jiā wèi guó ]

    释义:保卫家乡和祖国。

    出处: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 2、

    弹尽粮绝 [ dàn jìn liáng jué ]

    释义: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3、

    青史留名 [ qīng shǐ liú míng ]

    释义: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 4、

    死得其所 [ sǐ dé qí suǒ ]

    释义: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出处:《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 5、

    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释义: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 6、

    重于泰山 [ zhòng yú tài shān ]

    释义: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7、

    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8、

    轻于鸿毛 [ qīng yú hóng máo ]

    释义: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 9、

    全军覆没 [ quán jūn fù mò ]

    释义: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