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君王好的成语(12个)

  • 1、

    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2、

    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3、

    寡人之疾 [ guǎ rén zhī jí ]

    释义: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4、

    家无二主 [ jiā wú èr zhǔ ]

    释义: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出处:《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5、

    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释义: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出处:《旧唐书·皇甫榑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而狂妄之甚也。”

  • 6、

    杀身之祸 [ shā shēn zhī huò ]

    释义: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 7、

    天无二日 [ tiān wú èr rì ]

    释义: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出处:《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8、

    喜怒无常 [ xǐ nù wú cháng ]

    释义: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出处:《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 9、

    尊无二上 [ zūn wú èr shàng ]

    释义: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犹言国无二君。引申为至高无上。

    出处:《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10、

    称帝称王 [ chēng dì chēng wáng ]

    释义: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11、

    伴君如伴虎 [ bàn jūn rú bàn hǔ ]

    释义: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指大人物喜怒无常

    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 12、

    铸鼎象物 [ zhù dǐng xiàng wù ]

    释义: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也指传国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属而铸成的九鼎之上所铸各种物品图像。称颂君王有德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