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部队训练的成语(19个)

  • 1、

    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释义: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 2、

    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释义:形容气势浩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 3、

    凤翥龙翔 [ fèng zhù lóng xiáng ]

    释义: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出处: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 4、

    风行雷厉 [ fēng xíng léi lì ]

    释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 5、

    风行电击 [ fēng xíng diàn jī ]

    释义:形容气势迅猛。

    出处:《隋书·扬谅传》:“文安请为前锋,王以大军继后,风行电击,顿于霸上,咸阳以东可指麾而定。”

  • 6、

    风行电扫 [ fēng xíng diàn sǎo ]

    释义:形容气势迅猛。同“风行电击”。

    出处:《隋书·韦洸传》:“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率将戎旅,抚慰彼方,风行电扫,咸应稽服。”

  • 7、

    鼓角齐鸣 [ gǔ jiǎo qí míng ]

    释义: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 8、

    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9、

    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释义: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 10、

    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11、

    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 12、

    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释义: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 13、

    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释义: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 14、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15、

    雄伟壮观 [ 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

    释义:气势伟大美丽。

    出处:

  • 16、

    阵马风樯 [ zhèn mǎ fēng qiáng ]

    释义: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 17、

    壮气吞牛 [ zhuàng qì tūn niú ]

    释义: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出处: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 18、

    锐不可当 [ ruì bù kě dāng ]

    释义: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