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难过痛苦的成语(174个)

  • 1、

    哀而不伤 [ āi ér bù shāng ]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2、

    哀痛欲绝 [ āi tòng yù jué ]

    释义: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 3、

    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4、

    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 ]

    释义: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 5、

    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6、

    哀毁瘠立 [ āi huǐ jī lì ]

    释义: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 7、

    黯然神伤 [ àn rán shén shāng ]

    释义: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 8、

    不堪回首 [ bù kān huí shǒu ]

    释义: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 9、

    不能自拔 [ bù néng zì bá ]

    释义: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10、

    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11、

    百般折磨 [ bǎi bān zhé mó ]

    释义: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精察二·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 12、

    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13、

    不知所出 [ bù zhī suǒ chū ]

    释义: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②不知道该怎么办。

    出处:《文选·宋玉》:“卒愕异物,不知所出。”李善注:“不知所从来。”

  • 14、

    苍生涂炭 [ cāng shēng tú tàn ]

    释义: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 15、

    触目恸心 [ chù mù tòng xīn ]

    释义: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 16、

    创巨痛深 [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

    释义: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出处:《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 17、

    怆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释义: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 18、

    捶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释义: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 19、

    恻怛之心 [ cè dá zhī xīn ]

    释义: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同“恻隐之心”。

    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 20、

    楚囚相对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释义: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21、

    触目崩心 [ chù mù bēng xīn ]

    释义: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 22、

    触物伤情 [ chù wù shāng qíng ]

    释义: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出处: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 23、

    创巨痛仍 [ chuàng jù tòng réng ]

    释义:指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亦作“创钜痛仍”。

    出处: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

  • 24、

    创钜痛深 [ chuàng jù tòng shēn ]

    释义: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钜。同“巨”,大。

    出处:

  • 25、

    创剧痛深 [ chuàng jù tòng shēn ]

    释义:指创伤大、痛苦深。

    出处:郭末若《苏联游记·七月十日》:“斯大林城市可云创剧痛深,全市无一家完整房屋。”

  • 26、

    捶胸跌脚 [ chuí xiōng diē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 27、

    捶胸跌足 [ chuí xiōng diē zú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 28、

    捶胸顿脚 [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29、

    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释义: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30、

    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释义: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 31、

    跌脚捶胸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释义: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牵肠割肚把你个孩儿舍,跌脚捶胸,自叹嗟。”

  • 32、

    额蹙心痛 [ é cù xīn tòng ]

    释义: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33、

    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34、

    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释义: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35、

    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释义: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36、

    狐死兔泣 [ hú sǐ tù qì ]

    释义: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 37、

    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38、

    回肠九转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释义: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 39、

    呼天号地 [ hū tiān hào dì ]

    释义: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40、

    呼天唤地 [ hū tiān huàn dì ]

    释义: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 41、

    呼天叩地 [ hū tiān kòu dì ]

    释义: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同“呼天抢地”。

    出处:《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 42、

    回肠百转 [ huí cháng bǎi zhuǎn ]

    释义: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出处: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百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 43、

    咳声叹气 [ hāi shēng tàn qì ]

    释义: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负曝闲谈》第六回:“江裴度无法,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脚。”

  • 44、

    叫苦连天 [ jiào kǔ lián tiān ]

    释义: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你怎么正战到好处,却就叫苦连天的走了?”

  • 45、

    苦不堪言 [ kǔ bù kān yán ]

    释义: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 46、

    苦难深重 [ kǔ nàn shēn zhòng ]

    释义: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 47、

    乐而不淫 [ lè ér bù yín ]

    释义: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48、

    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释义: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秦本纪》第五卷:“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 49、

    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50、

    泪如雨下 [ lèi rú quán yǒng ]

    释义: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 51、

    离情别绪 [ lí qíng bié xù ]

    释义: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 52、

    乱箭攒心 [ luàn jiàn cuán xīn ]

    释义: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 53、

    劳筋苦骨 [ láo jīn kǔ gǔ ]

    释义:指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 54、

    老泪纵横 [ lǎo lèi zòng héng ]

    释义: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出处: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唐·杜甫《羌村三首》

  • 55、

    乐极生哀 [ lè jí shēng ā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 56、

    乐极则悲 [ lè jí zé bē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57、

    乐尽悲来 [ lè jìn bēi lái ]

    释义: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 58、

    乐极悲来 [ lè jí bēi lá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 59、

    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释义: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 60、

    鸟啼花怨 [ niǎo tí huā yuàn ]

    释义:形容悲伤怨恨。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形容难过痛苦的词语(1个)

  • 痛心切齿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愤恨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