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玩自己的成语(28个)

  • 1、

    当仁不让 [ dāng rén bù ràng ]

    释义: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2、

    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3、

    老王卖瓜 [ lǎo wáng mài guā ]

    释义: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出处: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 4、

    欺人自欺 [ qī rén zì qī ]

    释义: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5、

    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释义: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 6、

    先自隗始 [ xiān zì wěi shǐ ]

    释义: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 7、

    迅雷不及掩耳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

    释义: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 8、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释义: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9、

    掩目捕雀 [ yǎn mù bǔ què ]

    释义: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 10、

    掩人耳目 [ yǎn rén ěr mù ]

    释义: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 11、

    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释义: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12、

    掩鼻偷香 [ yǎn bí tōu xiāng ]

    释义: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 13、

    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14、

    自告奋勇 [ zì gào fèn yǒng ]

    释义: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 15、

    自卖自夸 [ zì mài zì kuā ]

    释义: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国民党人又嚷‘罗邱视线移到东方了,先欧后亚计划改变了’……还要自卖自夸地乐一阵。”

  • 16、

    别有用心 [ bié yǒu yòng xīn ]

    释义: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出处: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 17、

    毛遂自荐 [ máo suí zì jiàn ]

    释义: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 18、

    请自隗始 [ qǐng zì wěi shǐ ]

    释义: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出处:《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请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 19、

    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释义: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 20、

    实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释义: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21、

    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释义: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 22、

    毫不在乎 [ háo bù zài hū ]

    释义:毫:丝毫,形容细小;在乎:在意。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但仍然毫不在乎地开着车来到这偏僻山庄,给生活于困境的孤儿寡母送这送那,关怀备至……”

  • 23、

    国家大事 [ guó jiā dà shì ]

    释义: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24、

    自备资斧 [ zì bèi zī fǔ ]

    释义:资斧:旅费、盘缠。指自己准备旅费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 25、

    骂骂咧咧 [ mà mà liē liē ]

    释义: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9回:“屋内又有徐庆,嘴里是骂骂咧咧的,手中这口刀是神出鬼入。”

形容自己玩自己的词语(1个)

  • 请从隗始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