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偏激固执的成语(17个)

  • 1、

    博采众长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释义: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2、

    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释义: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3、

    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释义: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4、

    固执成见 [ gù zhí chéng jiàn ]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同“固执己见”。

    出处: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 5、

    泥古不化 [ nì gǔ bù huà ]

    释义: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出处:《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6、

    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释义: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 7、

    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释义: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 8、

    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释义: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9、

    无法无天 [ wú fǎ wú tiān ]

    释义: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10、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11、

    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释义: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12、

    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释义: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13、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14、

    不到黄河心不死 [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

    释义: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 15、

    独行其是 [ dú xíng qí shì ]

    释义: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16、

    扞格不通 [ hàn gé bù tōng ]

    释义: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形容人偏激固执的词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