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善积德的成语(33个)

  • 1、

    超度众生 [ chāo dù zhòng shēng ]

    释义: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 2、

    锄强扶弱 [ chú qiáng fú ruò ]

    释义: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 3、

    除暴安良 [ chú bào ān liáng ]

    释义: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舍之职责,在乎除暴安良。”

  • 4、

    大发慈悲 [ dà fā cí bēi ]

    释义: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5、

    遏恶扬善 [ è è yán shàn ]

    释义: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出处:《周易·大有元亨》:“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6、

    佛眼相看 [ fó yǎn xiāng kàn ]

    释义: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你若和我好意,佛眼相看;若不好时,带累一城百姓受苦,都死于非命。”

  • 7、

    扶倾济弱 [ fú qīng jì ruò ]

    释义: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 8、

    佛性禅心 [ fó xìng chán xīn ]

    释义: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9、

    济困扶危 [ jì kùn fú wēi ]

    释义: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 10、

    济弱扶倾 [ jì ruò fú qīng ]

    释义: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 11、

    劫富济贫 [ jié fù jì pín ]

    释义: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出处: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25回:“ 劫富济贫,自张一帜。”

  • 12、

    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释义: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 13、

    救苦救难 [ jiù kǔ jiù nàn ]

    释义: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 14、

    救困扶危 [ jiù kùn fú wēi ]

    释义: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 15、

    积德累善 [ jī dé lěi shàn ]

    释义:积累德行与善事。

    出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 16、

    敬老怜贫 [ jìng lǎo lián pín ]

    释义: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17、

    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释义: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 18、

    普度众生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释义: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 19、

    普渡众生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释义: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 20、

    施仁布德 [ shī rén bù dé ]

    释义: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楔子:“则俺这家豪富祖先积,他为甚施仁布德,也则要搏一个孝子和贤妻。”

  • 21、

    推食解衣 [ tuī shí jiě yī ]

    释义: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22、

    先人后己 [ xiān rén hòu jǐ ]

    释义: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23、

    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释义: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24、

    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yu ]

    释义: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25、

    犹解倒悬 [ yóu jiě dào xuán ]

    释义: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26、

    泽及枯骨 [ zé jí kū gǔ ]

    释义: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 27、

    长斋礼佛 [ cháng zhāi lǐ fó ]

    释义: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28、

    从井救人 [ cóng jǐng jiù rén ]

    释义: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处:《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 29、

    好心好意 [ hǎo xīn hǎo yì ]

    释义:指怀着善意。

    出处: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好心好意来告诉你,你可不能卖了我呀!”

  • 30、

    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释义: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 31、

    救焚拯溺 [ jiù fén zhěng nì ]

    释义: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 32、

    排难解纷 [ pái nàn jiě fēn ]

    释义: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 33、

    济弱扶危 [ jì ruò fú wēi ]

    释义: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