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残酷的成语(70个)

  • 1、

    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 2、

    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3、

    兵连祸结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释义: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 4、

    兵拏祸结 [ bīng ná huò jié ]

    释义: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出处:《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 5、

    兵慌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 6、

    丢盔卸甲 [ diū kuī xiè jiǎ ]

    释义: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发》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 7、

    饿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释义: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8、

    烽火四起 [ fēng huǒ sì qǐ ]

    释义: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出处:

  • 9、

    烽火连年 [ fēng huò lián nián ]

    释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10、

    烽火连天 [ fēng huǒ lián tiān ]

    释义: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 11、

    鼓衰力尽 [ gǔ shuāi lì jìn ]

    释义: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出处:

  • 12、

    祸结兵连 [ huò jié bīng lián ]

    释义: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 13、

    奸淫掳掠 [ jiān yín lǔ lüè ]

    释义:奸淫妇女,掠夺财物。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谁知仍是强赊硬抢,掳掠奸淫,无所不至。”

  • 14、

    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释义: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15、

    龙战玄黄 [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 ]

    释义: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出处: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 16、

    龙战鱼骇 [ lóng zhàn yú hài ]

    释义:比喻战争激烈。

    出处:《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 17、

    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释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 18、

    破斧缺斨 [ pò fǔ quē zhōu ]

    释义: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出处:《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19、

    杀气腾腾 [ shā qì téng téng ]

    释义: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杀气腾腾蔽远空,一声传语似金钟,两家赌战分成败,只在来人启口中。”

  • 20、

    神出鬼没 [ shén chū guǐ mò ]

    释义: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 21、

    尸横遍野 [ shī héng biàn yě ]

    释义: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 22、

    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释义: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 23、

    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24、

    四面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释义: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 25、

    杀人盈野 [ shā rén yíng yě ]

    释义: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26、

    尸山血海 [ shī shān xuè hǎi ]

    释义:形容杀人之多。

    出处:《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 27、

    土崩瓦解 [ tǔ bēng wǎ jiě ]

    释义: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出处:《鬼谷子·抵山戏》:“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 28、

    涂炭生灵 [ tú tàn shēng líng ]

    释义: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 29、

    血肉横飞 [ xuè ròu héng fēi ]

    释义: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 30、

    血流成渠 [ xuè liú chéng qú ]

    释义:鲜血流成了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 31、

    血战到底 [ xuè zhàn dào dǐ ]

    释义: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出处:唐·杜甫《送灵州李判官》诗:“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 32、

    枕戈寝甲 [ zhěn gē qǐn jiǎ ]

    释义: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 33、

    枕戈泣血 [ zhěn gē qì xuè ]

    释义: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 34、

    赤地千里 [ chì dì qiān lǐ ]

    释义: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处:《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 35、

    龙血玄黄 [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

    释义: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出处:《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36、

    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37、

    满目疮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释义: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 38、

    泣血枕戈 [ qì xuè zhěn gē ]

    释义: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出处:《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 39、

    浴血奋战 [ yù xuè fèn zhàn ]

    释义: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 40、

    兵戈扰攘 [ bīng gē rǎo rǎng ]

    释义: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 41、

    连天烽火 [ lián tiān fēng huǒ ]

    释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 42、

    所向无敌 [ suǒ xiàng wú dí ]

    释义: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 43、

    天昏地暗 [ tiān hūn dì àn ]

    释义: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出处: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44、

    万箭穿心 [ wàn jiàn chuān xīn ]

    释义: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 45、

    腥风血雨 [ xīng fēng xuè yǔ ]

    释义: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 46、

    以血洗血 [ yǐ xuè xǐ xuè ]

    释义: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出处:《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 47、

    战火纷飞 [ zhàn huǒ fēn fēi ]

    释义: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经过了这场灾祸的考验,好像当年跟着担架队闯了一趟战火纷飞的疆场回来。”

  • 48、

    枕戈达旦 [ zhěn gē dá dàn ]

    释义: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出处: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 49、

    白骨露野 [ bái gǔ lù yě ]

    释义: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出处: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50、

    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释义: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51、

    黩武穷兵 [ dú wǔ qióng bīng ]

    释义: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 52、

    饮胆尝血 [ yǐn dǎn cháng xuè ]

    释义:指刻苦自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苦心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也尝胆也。”

  • 53、

    血国三千 [ xuè guó sān qiān ]

    释义: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問﹞‘貨殖。’曰:‘蚊。’曰:‘血國三千,使捋疏,飲水,褐博,没齒無愁也。’”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國者,昔 禹 會 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於 商 周 之世,已漸并之矣,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國,而 漢 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且言其多歟?’ 司馬 ( 司馬光 )云:‘三千,言其衆也。’ 俞 ( 俞樾 )云:‘《漢書·王莽傳》:“ 始建國 四年,授諸侯茅土,諸侯之員千有八百,附城之數亦如之。”是合諸侯與附城凡三千六百國。血國三千,依 莽 制言之,舉成數耳。 楊子 此文,蓋亦有譏焉。是時以圖簿未定,未授國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錢數千,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楊子 因或問貨殖而應之曰蚊,又復爲此言,若謂彼貨殖者,亦猶蚊之爲蟲,食人之血以生耳。今天下建國三千,彼得國者亦將血之以自肥也。乃使之捋疏,飲水,褐博,没齒無愁邪?……’按 宋 吴 解此,固爲曲説。 俞 據 莽 制爲釋,亦紆回難通。 温公 謂三千言其衆,是也。”

    出处:

  • 54、

    残垣断壁 [ cán yuán duàn bì ]

    释义: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出处:陈立德《前驱》:“到处是毁于炮火的残垣断壁,到处是一堆堆尸体、一摊摊淤血。”

  • 55、

    兵戈抢攘 [ bīng gē qiǎng rǎng ]

    释义: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出处:《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 56、

    兵革之祸 [ bīng gé zhī huò ]

    释义: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 57、

    锋镝之苦 [ fēng dí zhī kǔ ]

    释义: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 58、

    野有饿莩 [ yě yǒu è piǎo ]

    释义:饿莩:饿死的人。郊外有饿死的人。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 59、

    师老民困 [ shī lǎo mín kùn ]

    释义: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下卷》:“杨光运统兵攻广晋,逾年无功,晋主怕师老民困。”

  • 60、

    兵连祸深 [ bīng lián huò shēn ]

    释义: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出处: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兵连祸深,变起都邑,六师播荡,九服震惊。”

描写战争的残酷的词语(8个)

  • 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 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 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 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 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 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 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 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