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帮助其他人工作的成语(48个)

  • 1、

    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2、

    成人之美 [ chéng rén zhī měi ]

    释义: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3、

    乘人之危 [ chéng rén zhī wēi ]

    释义: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出处:《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4、

    佛头着粪 [ fó tóu zhuó fèn ]

    释义: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5、

    古道热肠 [ gǔ dào rè cháng ]

    释义: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6、

    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释义: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 7、

    济困扶危 [ jì kùn fú wēi ]

    释义: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 8、

    解囊相助 [ jiě náng xiāng zhù ]

    释义: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出处: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 9、

    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释义: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 10、

    救苦救难 [ jiù kǔ jiù nàn ]

    释义: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 11、

    救困扶危 [ jiù kùn fú wēi ]

    释义: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 12、

    救民于水火 [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

    释义: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 13、

    急人之困 [ jí rén zhī kùn ]

    释义: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 14、

    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释义: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 15、

    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释义: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 16、

    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17、

    设身处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释义: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18、

    随缘乐助 [ suí yuán lè zhù ]

    释义: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 19、

    视民如子 [ shì mín rú zǐ ]

    释义: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

    出处: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

  • 20、

    偷寒送暖 [ tōu hán sòng nuǎn ]

    释义: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枉骂他偷寒送暖小奴才,要这般当面抢白。”

  • 21、

    投井下石 [ tóu jǐng xià shí ]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22、

    土扶成墙 [ tǔ fú chéng qiáng ]

    释义: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出处:《北史·尉景传》:“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 23、

    投石下井 [ tóu shí xià jǐng ]

    释义: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同“投阱下石”。

    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

  • 24、

    问寒问暖 [ wèn hán wèn nuǎn ]

    释义: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出处:康濯《我在乡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亲热的不行。”

  • 25、

    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释义: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出处: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 26、

    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 27、

    以邻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释义: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出处:《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 28、

    鱼肉乡里 [ yú ròu xiāng lǐ ]

    释义: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 29、

    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释义: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 30、

    抱薪救火 [ bào xīn jiù huǒ ]

    释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31、

    避坑落井 [ bì kēng luò jǐng ]

    释义: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出处:《晋书·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 32、

    全心全意 [ quán xīn quán yì ]

    释义: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出处: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 33、

    与人为善 [ yǔ rén wéi shàn ]

    释义: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34、

    趁火打劫 [ chèn huǒ dǎ jié ]

    释义: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 35、

    福无双至 [ fú wú shuāng zhì ]

    释义: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 36、

    急公好义 [ jí gōng hào yì ]

    释义: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 37、

    济世救人 [ jì shì jiù rén ]

    释义: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 38、

    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释义: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39、

    落井下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40、

    深入浅出 [ shēn rù qiǎn chū ]

    释义: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出处: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 41、

    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释义: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42、

    夏炉冬扇 [ xià lú dōng shàn ]

    释义: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 43、

    雪上加霜 [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

    释义: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

  • 44、

    雪里送炭 [ xuě lǐ sòng tàn ]

    释义: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同“雪中送炭”。

    出处:唐·德行禅师《四字经·甲乙》:“雪里送炭。”

  • 45、

    助人为乐 [ zhù rén wéi lè ]

    释义:帮助人就是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 46、

    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释义: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刘白羽《海天集·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 47、

    乐于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释义: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 48、

    绝渡逢舟 [ jué dù féng zhōu ]

    释义:绝:穷;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