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的准的成语(35个)

  • 1、

    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释义: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2、

    百中百发 [ bǎi zhòng bǎi fā ]

    释义: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 3、

    策无遗算 [ cè wú yí suàn ]

    释义: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出处:《北齐书·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 4、

    放之四海而皆准 [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释义: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5、

    干净利落 [ gān jìng lì luò ]

    释义: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 6、

    料敌制胜 [ liào dí zhì shèng ]

    释义: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蠃得胜利。

    出处: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古戎,还师于京。”

  • 7、

    料事如神 [ liào shì rú shén ]

    释义: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祭足料事,可谓如神矣。”

  • 8、

    料敌若神 [ liào dí ruò shén ]

    释义: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 9、

    如指诸掌 [ rú zhǐ zhū zhǎng ]

    释义: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10、

    算无遗策 [ suàn wú yí cè ]

    释义: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算无遗策,画无失理。”《南史·梁简文帝纪论》:“自谓安若太山,算无遗策。”

  • 11、

    爽心悦目 [ shuǎng xīn yuè mù ]

    释义: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出处: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

  • 12、

    无庸置辩 [ wú yōng zhì biàn ]

    释义: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出处: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 13、

    五石六鹢 [ wǔ shí liù yī ]

    释义: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出处: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

  • 14、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释义: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 15、

    一语破的 [ yī yǔ pò dì ]

    释义: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16、

    言不达意 [ yán bù dá yì ]

    释义: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出处:《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

  • 17、

    一言中的 [ yī yán zhōng dì ]

    释义: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 18、

    烛照数计 [ zhú zhào shù jì ]

    释义: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 19、

    字正腔圆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释义: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 20、

    不容置疑 [ bù róng zhì yí ]

    释义: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出处: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21、

    不失圭撮 [ bù shí guī cuō ]

    释义: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出处:《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 22、

    擘两分星 [ bó liǎng fēn xīng ]

    释义: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 23、

    料敌如神 [ liào dí rū shén ]

    释义:料:预料。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 24、

    铁证如山 [ tiě zhèng rú shān ]

    释义: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出处: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

  • 25、

    一语中的 [ yī yǔ zhōng dì ]

    释义: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 26、

    聚敛无厌 [ jù liǎn wú yàn ]

    释义: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 27、

    千真万确 [ qiān zhēn wàn què ]

    释义: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 28、

    无可置疑 [ wú kě zhì yí ]

    释义: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 29、

    一针见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释义: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 30、

    言不逮意 [ yán bù dǎi yì ]

    释义: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出处:宋·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窃恐辞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辄露所见,求益左右。”

  • 31、

    证据确凿 [ zhèng jù què záo ]

    释义: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 32、

    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释义: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33、

    罪行累累 [ zuì xíng lěi lěi ]

    释义:累累:形容积累很多。现指人犯罪的行为多得无法计算。

    出处:

  • 34、

    不达大体 [ bù dá dà tǐ ]

    释义: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不达大体。”

形容说的准的词语(1个)

  • 丝毫不差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