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穿着朴素的成语(12个)

  • 1、

    吃苦耐劳 [ chī kǔ nài láo ]

    释义: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出处: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2、

    呼吸相通 [ hū xī xiāng tōng ]

    释义:比喻认识一致,利害相关。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犹臂指之相使,犹呼吸之相通也。”

  • 3、

    艰苦朴素 [ jiān kǔ pǔ sù ]

    释义: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4、

    荆钗布裙 [ jīng chāi bù qún ]

    释义: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出处:《太平御览》卷七百十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 5、

    利害相关 [ lì hài xiāng guān ]

    释义: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出处:《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 6、

    朴素无华 [ pǔ sù wú huá ]

    释义:俭朴、不浮华。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 7、

    少私寡欲 [ shǎo sī guǎ yù ]

    释义: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出处:《庄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

  • 8、

    见素抱朴 [ xiàn sù bào pǔ ]

    释义: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出处:《老子》曰:“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 9、

    不以为意 [ bù yǐ wéi yì ]

    释义: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 10、

    抱朴含真 [ bào pǔ hán zhēn ]

    释义: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 11、

    钗荆裙布 [ chāi jīng qún bù ]

    释义: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 12、

    勤俭节约 [ qín jiǎn jié yuē ]

    释义: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