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悲惨场面相关成语(48个)

  • 1、

    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2、

    惨绝人寰 [ cǎn jué rén huán ]

    释义: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 3、

    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 4、

    惨绿少年 [ cǎn lǜ shào nián ]

    释义: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 5、

    惨不忍闻 [ cǎn bù rěn wén ]

    释义: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 6、

    惨无人道 [ cǎn wú rén dào ]

    释义: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 7、

    惨淡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释义: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8、

    惨绿年华 [ cǎn lǜ nián huá ]

    释义: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出处: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 9、

    惨然不乐 [ cǎn rán bù lè ]

    释义:表情凄楚的样子。

    出处: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 10、

    惨无人理 [ cǎn wú rén lǐ ]

    释义: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 11、

    惨无天日 [ cǎn wú tiān rì ]

    释义: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 12、

    惨不忍言 [ cǎn bù rěn yán ]

    释义: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 13、

    惨澹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释义:①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以经营位置为绘画六法之一。②引申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亦作“惨淡经营”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 14、

    惨绿愁红 [ cǎn lü chóu hóng ]

    释义: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15、

    愁云惨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释义: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16、

    愁红惨绿 [ chóu hóng cǎn lü ]

    释义: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 17、

    颠沛流离 [ diān pèi liú lí ]

    释义: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 18、

    断壁残垣 [ duàn bì cán yuán ]

    释义: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 19、

    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释义: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20、

    覆水难收 [ fù shuǐ nán shōu ]

    释义: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 21、

    红愁绿惨 [ hóng chóu lǜ cǎn ]

    释义: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 22、

    绿惨红愁 [ lǜ cǎn hóng chóu ]

    释义: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 23、

    绿惨红销 [ lǜ cǎn hóng xiāo ]

    释义: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 24、

    满目凄凉 [ mǎn mù qī liáng ]

    释义: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 25、

    七零八落 [ qī líng bā luò ]

    释义: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宋·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26、

    凄风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释义: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 27、

    伤心惨目 [ shāng xīn cǎn mù ]

    释义: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也?”

  • 28、

    尸横遍野 [ shī héng biàn yě ]

    释义: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 29、

    食不果腹 [ shí bù guǒ fù ]

    释义: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出处:《庄子·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 30、

    天愁地惨 [ tiān chóu dì cǎn ]

    释义: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 31、

    雾惨云愁 [ wù cǎn yún chóu ]

    释义: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诗:“雾惨云愁结暮阴,游方客子正悲吟。”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诸国将皆来助战,喊杀处雾惨云愁。”

  • 32、

    形单影只 [ xíng dān yǐng zhī ]

    释义: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 33、

    衣不蔽体 [ yī bù bì tǐ ]

    释义: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 34、

    一贫如洗 [ yī pín rú xǐ ]

    释义: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 35、

    易子而食 [ yì zǐ ér shí ]

    释义: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36、

    赤地千里 [ chì dì qiān lǐ ]

    释义: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处:《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 37、

    愁云惨雾 [ chóu yún cǎn wù ]

    释义: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出处:宋·释道源《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时有圆应长者,出众作礼问曰:‘云愁雾惨,大众呜呼,请师一言,未在告别。’”

  • 38、

    惊心惨目 [ jīng xīn cǎn mù ]

    释义: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出处: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人骨箸记》:“骷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不禁惊心惨目。”

  • 39、

    流离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释义: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 40、

    满目疮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释义: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 41、

    门可罗雀 [ mén kě luó què ]

    释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 42、

    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释义: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43、

    玉惨花愁 [ yù cǎn huā chóu ]

    释义:形容女子忧愁的样子。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玉惨花愁,追思傅粉,巾袖与枕头都是泪痕。”

  • 44、

    惨雨酸风 [ cǎn yǔ suān fēng ]

    释义: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出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风顷刻平。”

  • 45、

    前所未有 [ qián suǒ wèi yǒu ]

    释义:从来没有过的。

    出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46、

    碎尸万段 [ suì shī wàn duàn ]

    释义: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林冲喝道:‘你这个害民强盗,我早晚杀到京师,把你那厮欺君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

  • 47、

    耳不忍闻 [ ěr bù rěn wén ]

    释义: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 48、

    经营惨澹 [ jīng yíng cǎn dàn ]

    释义:经营:筹划营谋;惨澹:思虑深至的样子。苦心经营。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

    出处:宋·辛弃疾《鹧鸪天·和昌父》词:“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