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品和性格好的成语(189个)

  • 1、

    暗送秋波 [ àn sòng qiū bō ]

    释义: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 2、

    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3、

    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4、

    不愧屋漏 [ bù kuì wū lòu ]

    释义: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 5、

    不忮不求 [ bù zhì bù qiú ]

    释义: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出处:《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6、

    超尘拔俗 [ chāo chén bá sú ]

    释义: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 7、

    超然物外 [ chāo rán wù wài ]

    释义: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 8、

    处心积虑 [ chǔ xīn jī lǜ ]

    释义: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 9、

    财迷心窍 [ cái mí xīn qiào ]

    释义: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 10、

    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 11、

    大事不糊涂 [ dà shì bù hú tú ]

    释义: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出处:《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12、

    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13、

    大义灭亲 [ dà yì miè qīn ]

    释义: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14、

    澹泊寡欲 [ dàn bó guǎ yù ]

    释义: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出处:三国·魏·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 15、

    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16、

    独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17、

    德隆望重 [ dé lóng wàng zhòng ]

    释义: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18、

    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释义: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 19、

    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20、

    粉墨登场 [ fěn mò dēng chǎng ]

    释义: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 21、

    奋勇当先 [ fèn yǒng dāng xiān ]

    释义: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出处:《隋书·史祥传》:“公竭诚奋勇,一举克定。” 元·关汉卿《哭存者》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 22、

    风骨峭峻 [ fēng gǔ qiào jùn ]

    释义: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 23、

    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 24、

    富贵浮云 [ fù guì fú yún ]

    释义: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5、

    敢怒敢言 [ gǎn nù gǎn yán ]

    释义: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 26、

    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释义: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27、

    公事公办 [ gōng shì gōng bàn ]

    释义: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藩台见人家不来打点,他便有心公事公办,先从余荩臣下手。”

  • 28、

    孤芳自赏 [ gū fāng zì shǎng ]

    释义: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出处: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 29、

    顾全大局 [ gù quán dà jú ]

    释义: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30、

    光风霁月 [ guāng fēng jì yuè ]

    释义: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出处: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 31、

    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32、

    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33、

    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 34、

    国尔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释义: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出处:《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 35、

    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释义: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 36、

    高风峻节 [ gāo fēng jùn jié ]

    释义: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37、

    寒花晚节 [ hán huā wǎn jié ]

    释义: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38、

    浩气长存 [ hào qì cháng cún ]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出处:

  • 39、

    浩然之气 [ hào rán zhī qì ]

    释义: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40、

    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 41、

    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42、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43、

    狐朋狗友 [ hú péng gǒu yǒu ]

    释义: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44、

    怀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释义: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 45、

    豁达大度 [ huò dá dà dù ]

    释义: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 46、

    积善成德 [ jī shàn chéng dé ]

    释义: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47、

    洁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释义: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 48、

    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49、

    敬老尊贤 [ jìng lǎo zūn xián ]

    释义: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 50、

    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释义: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 51、

    居心不良 [ jū xīn bù liáng ]

    释义: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 52、

    据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释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 53、

    狷介之士 [ juàn jiě zhī shì ]

    释义: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出处:《晋书·向秀传》:“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 54、

    涓滴归公 [ juān dī guī gōng ]

    释义: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 55、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56、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释义: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57、

    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释义: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 58、

    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 59、

    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60、

    兰芝常生 [ lán zhī cháng shēng ]

    释义: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形容人品和性格好的词语(3个)

  • 目无流视眼睛不往四处看。形容人品行端正。
  • 松贞玉刚贞:坚贞;玉:玉石;刚:刚毅。形容人品质坚贞刚毅。
  • 商山四皓旧时泛指有名望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