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字成语形容南北差异(5个)

  • 1、

    南腔北调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释义: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2、

    南鹞北鹰 [ nán yào běi yīng ]

    释义: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 3、

    南辕北辙 [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 4、

    南航北骑 [ nán háng běi qí ]

    释义: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

    出处:语出《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 5、

    南橘北枳 [ nán jú běi zhǐ ]

    释义: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