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父亲和孩子的成语(42个)

  • 1、

    哀哀父母 [ āi āi fù mǔ ]

    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2、

    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3、

    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释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4、

    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释义: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5、

    父为子隐 [ fù wéi zǐ yǐn ]

    释义: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出处:《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6、

    父析子荷 [ fù xī zǐ hé ]

    释义: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出处: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耀家邦,不当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

  • 7、

    骨肉至亲 [ gǔ ròu zhì qīn ]

    释义: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出处:《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 8、

    过庭之训 [ guò tíng zhī xùn ]

    释义: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出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 9、

    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释义: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10、

    毫发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释义: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 11、

    毫无二致 [ háo wú èr zhì ]

    释义: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12、

    将门虎子 [ jiàng mén hǔ zǐ ]

    释义: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出处: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 13、

    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14、

    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15、

    情深骨肉 [ qíng shēn gǔ ròu ]

    释义: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出处:《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 16、

    三从四德 [ sān cóng sì dé ]

    释义: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出处:《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17、

    舐犊情深 [ shì dú qíng shēn ]

    释义: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18、

    舐犊之爱 [ shì dú zhī ài ]

    释义: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 19、

    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释义: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20、

    先见之明 [ xiān jiàn zhī míng ]

    释义: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21、

    相提并论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释义: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22、

    相去几何 [ xiāng qù jǐ hé ]

    释义:去:距离;几何:多少。彼此之间相关多远呢?表示差别不大。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 23、

    孝思不匮 [ xiào sī bù kuì ]

    释义: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24、

    衣食父母 [ yī shí fù mǔ ]

    释义: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 25、

    一模一样 [ yī mó yī yàng ]

    释义: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 26、

    一脉相承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释义: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27、

    有其父必有其子 [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

    释义: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出处:《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28、

    自相鱼肉 [ zì xiāng yú ròu ]

    释义: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 29、

    子子孙孙 [ zǐ zǐ sūn sūn ]

    释义: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出处:《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30、

    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31、

    父慈子孝 [ fù cí zǐ xiào ]

    释义: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32、

    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释义: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33、

    父严子孝 [ fù yán zǐ xiào ]

    释义: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34、

    望云之情 [ wàng yún zhī qíng ]

    释义: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 35、

    子孝父慈 [ zǐ xiào fù cí ]

    释义: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36、

    父债子还 [ fù zhài zǐ huán ]

    释义: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出处: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 37、

    如出一辙 [ rú chū yī zhé ]

    释义: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 38、

    子承父业 [ zǐ chéng fù yè ]

    释义: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利山和尚》:“僧问:不历僧只获法身,请师直指。师云:子承父业。”

  • 39、

    子继父业 [ zǐ jì fù yè ]

    释义: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 40、

    虎父无犬子 [ hǔ fù wú quǎn zǐ ]

    释义: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