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礼仪好的成语(68个)

  • 1、

    傲慢少礼 [ ào màn shǎo lǐ ]

    释义: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 2、

    傲慢无礼 [ ào màn wú lǐ ]

    释义: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 3、

    必也正名 [ bì yě zhèng míng ]

    释义: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出处:《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 4、

    晨昏定省 [ chén hūn dìng xǐng ]

    释义: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 5、

    以礼相待 [ yǐ lǐ xiāng dài ]

    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 6、

    晨参暮省 [ chén cān mù shěng ]

    释义: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

    出处:《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夫人既去,王乃难留。便使嫔妃,相随至舍。莫不晨参暮省,送药送茶。”

  • 7、

    赐茅授土 [ cì máo shòu tǔ ]

    释义: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出处:

  • 8、

    繁文缛节 [ fán wén rù jié ]

    释义: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出处: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9、

    放浪形骸 [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释义: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10、

    风流倜傥 [ fēng liú tì tǎng ]

    释义: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这边北院里同居的,也是个京官,姓车,号文琴,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为人甚是风流倜傥。”

  • 11、

    风土人情 [ fēng tú rén qíng ]

    释义: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 12、

    放纵不拘 [ fàng zòng bù jū ]

    释义: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

    出处:《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 13、

    放荡形骸 [ fàng dàng xíng hái ]

    释义: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 14、

    烦文缛礼 [ fán wén rù lǐ ]

    释义: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

  • 15、

    风俗人情 [ fēng sú rén qíng ]

    释义: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出处:唐·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16、

    恭而有礼 [ gōng ér yǒu lǐ ]

    释义: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17、

    矩步方行 [ jǔ bù fāng xíng ]

    释义: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 18、

    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19、

    礼为情貌 [ lǐ wéi qíng mào ]

    释义: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 20、

    礼先一饭 [ lǐ xiān yī fàn ]

    释义: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一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同“礼先壹饭”。

    出处:清·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以仆礼先一饭,为识路之老马。”

  • 21、

    礼先壹饭 [ lǐ xiān yī fàn ]

    释义: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

    出处:《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亦作“礼先一饭”。

  • 22、

    寝苫枕块 [ qǐn shān zhěn kuài ]

    释义:苫:草荐。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

    出处:《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

  • 23、

    寝苫枕草 [ qǐn shān zhěn cǎo ]

    释义:睡草荐,以草把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居倚庐,寝苫枕草。”

  • 24、

    屈尊就卑 [ qū zūn jiù bēi ]

    释义: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出处:

  • 25、

    人来客去 [ rén lái kè qù ]

    释义: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零回:“妈妈睡罢,一天到晚人来客去的也乏了,歇歇罢。”

  • 26、

    人来客往 [ rén lái kè wǎng ]

    释义: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偶然在家空闲两日,又得分拨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来客往,道乏辞行,转眼间早已假期将满。”

  • 27、

    缛礼烦仪 [ rù lǐ fán yí ]

    释义:指烦琐的礼仪。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 28、

    洒扫应对 [ sǎ sào yìng duì ]

    释义: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 29、

    三跪九叩 [ sān guì jiǔ kòu ]

    释义: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 30、

    识礼知书 [ shí lǐ zhī shū ]

    释义: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 31、

    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释义: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 32、

    先礼后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释义: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 33、

    心到神知 [ xīn dào shén zhī ]

    释义: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做‘心到神知’了。”

  • 34、

    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释义: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 35、

    有来有往 [ yǒu lái yǒu wǎng ]

    释义:指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

    出处:陶行知《怎样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虚心的请教他,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

  • 36、

    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释义:指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37、

    马牛襟裾 [ mǎ niú jīn jū ]

    释义: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 38、

    泣血稽颡 [ qì xuè jī sǎng ]

    释义: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出处:巴金《家》:“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 39、

    通书达礼 [ tōng shū dá lǐ ]

    释义:指通诗书,懂礼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 40、

    通文达礼 [ tōng wén dá lǐ ]

    释义:指有学问懂礼仪。

    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 41、

    衣冠礼乐 [ yī guàn lǐ lè ]

    释义: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42、

    繁文末节 [ fán wén mò jié ]

    释义: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出处: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43、

    互为表里 [ hù wéi biǎo lǐ ]

    释义:表:外部;里:里部。互相之间是表与里的关系。指相辅相成,相互转化。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 44、

    昏定晨省 [ hūn dìng chén xǐng ]

    释义: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 45、

    礼仪之邦 [ lǐ yí zhī bāng ]

    释义: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 46、

    轻薄无礼 [ qīng báo wú lǐ ]

    释义: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那温庭筠这等轻薄无礼,小人也为着一事,丞相爷差去见他,倒被他呵叱了一场。”

  • 47、

    寝苫枕土 [ qǐn shān zhěn tǔ ]

    释义: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 48、

    打恭作揖 [ dǎ gōng zuò yī ]

    释义: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出处: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 49、

    打拱作揖 [ dǎ gǒng zuò yī ]

    释义: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出处: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大老鸹吓得直不起腰来,打拱作揖的说。”

  • 50、

    鹅存礼废 [ é cún lǐ fèi ]

    释义: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

  • 51、

    繁文缛礼 [ fán wén rù lǐ ]

    释义: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出处: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

  • 52、

    虚文缛节 [ xū wén rù jié ]

    释义: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出处:梁启超《过渡时代论》:“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

  • 53、

    虚文缛礼 [ xū wén rù lǐ ]

    释义: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英伦尔时,虚伪满于社会,以虚文缛礼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辄谓之恶人。”

  • 54、

    风流宰相 [ fēng liú zǎi xiàng ]

    释义: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宰相

    出处:《南史·王俭传》:“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

  • 55、

    风俗习惯 [ fēng sú xí guàn ]

    释义: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 56、

    虚文浮礼 [ xū wén fú lǐ ]

    释义:没有意义的,表面应酬的礼数

    出处:

  • 57、

    倜傥风流 [ tì tǎng fēng liú ]

    释义: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风流:英俊有才学。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南邑某生,少而聪慧,既长,丰神韶秀,倜傥风流。”

  • 58、

    繁礼多仪 [ fán lǐ duō yí ]

    释义:繁:多而杂。礼节繁复仪式过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形容人礼仪好的词语(9个)

  • 定省晨昏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 解衣磐礴解衣:解开衣服;磐礴:坐地时两腿张开。形容衣着随便,举止不拘礼节。
  • 厥角稽首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 礼胜则离指礼节过分,亲属也显得疏远了。
  • 礼不嫌菲不因为礼物菲薄而不讲求礼节。
  • 情礼兼到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形容真诚有理。
  • 庆吊之礼庆:贺喜;吊:唁丧。比喻人与人往来中贺喜、吊唁的礼节。
  • 洒扫应对进退洒扫:河水扫地,泛指家务事;进退: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旧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长、客人面前应做的起码的事。
  • 摔丧驾灵摔丧:指摔丧盆子或摔丧罐子,旧时的丧礼;驾灵:主丧的孝子在灵柩前领路。指亲丧时,当孝子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