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量变重要性的成语(23个)

  • 1、

    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2、

    东施效颦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释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 3、

    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4、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5、

    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释义: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6、

    集腋成裘 [ jí yè chéng qiú ]

    释义: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 7、

    聚沙成塔 [ jù shā chéng tǎ ]

    释义:聚细沙面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 8、

    劳而无功 [ láo ér wú gōng ]

    释义: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9、

    否极泰来 [ pǐ jí tài lái ]

    释义: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 10、

    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11、

    物极必反 [ wù jí bì fǎn ]

    释义: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 12、

    相辅相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释义: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 13、

    鹦鹉学舌 [ yīng wǔ xué shé ]

    释义: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 14、

    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15、

    远水救不得近火 [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 ]

    释义: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 16、

    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17、

    暴虎冯河 [ bào hǔ píng hé ]

    释义: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18、

    鞭长莫及 [ biān cháng mò jí ]

    释义: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19、

    夸父追日 [ kuā fù zhuī rì ]

    释义: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

  • 20、

    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释义: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21、

    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释义: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 22、

    近朱者赤 [ jìn zhū zhě chì ]

    释义: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出处: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 23、

    远水救不了近火 [ yuǎn shuǐ jiù bù liǎo jìn huǒ ]

    释义: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