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形容人品低下的人(11个)

  • 1、

    狗彘不若 [ gǒu zhì bù ruò ]

    释义: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处:《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 2、

    何患无辞 [ hé huàn wú cí ]

    释义: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 3、

    害人不浅 [ hài rén bù qiǎn ]

    释义: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五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 4、

    无所不为 [ wú suǒ bù wéi ]

    释义: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出处:《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 5、

    血口喷人 [ xuè kǒu pēn rén ]

    释义: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出处:宋·晓莹《罗湖野录》卷二:“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 6、

    以邻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释义: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出处:《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 7、

    有文无行 [ yǒu wén wú xíng ]

    释义: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 8、

    造谣中伤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释义: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 9、

    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释义: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 10、

    谋财害命 [ móu cái hài mìng ]

    释义: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 11、

    欲加之罪 [ yù jiā zhī zuì ]

    释义: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