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各自玩各自的成语(30个)

  • 1、

    奔走相告 [ bēn zǒu xiāng gào ]

    释义: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出处:《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 2、

    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释义: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3、

    道不同不相为谋 [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

    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4、

    各行其是 [ gè xíng qí shì ]

    释义: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我之求死,你之求生,是各行其是。”

  • 5、

    各有千秋 [ gè yǒu qiān qiū ]

    释义: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出处: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汉·李陵《与苏武三首》

  • 6、

    挂一漏万 [ guà yī lòu wàn ]

    释义: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 7、

    空空如也 [ kōng kōng rú yě ]

    释义: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8、

    难得糊涂 [ nán dé hú tú ]

    释义: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出处: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 9、

    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10、

    人人自危 [ rén rén zì wēi ]

    释义: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 11、

    人心如面 [ rén xīn rú miàn ]

    释义: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 12、

    人各有志 [ rén gè yǒu zhì ]

    释义: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出处:汉·王粲《咏史诗》:“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 13、

    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14、

    无所不包 [ wú suǒ bù bāo ]

    释义: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荡胸’句,言其量之无所不包。”

  • 15、

    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释义: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16、

    心怀鬼胎 [ xīn huái guǐ tāi ]

    释义: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 17、

    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释义: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18、

    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释义: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19、

    一干二净 [ yī gān èr jìng ]

    释义: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20、

    一无所有 [ yī wú suǒ yǒu ]

    释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21、

    一应俱全 [ yī yīng jù quán ]

    释义: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 22、

    因人而异 [ yīn rén ér yì ]

    释义: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出处: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 23、

    应有尽有 [ yīng yǒu jìn yǒu ]

    释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出处:《宋书·江智渊传》:“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 24、

    包罗万象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释义: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25、

    不相为谋 [ bù xiāng wéi móu ]

    释义: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26、

    不亦乐乎 [ bù yì lè hū ]

    释义: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7、

    各不相谋 [ gè bù xiāng móu ]

    释义: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28、

    勉为其难 [ miǎn wéi qí nán ]

    释义: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勉为其难。”

  • 29、

    同床异梦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释义: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出处: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30、

    各显神通 [ gè xiǎn shén tōng ]

    释义: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