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形容文化魅力的四字成语(13个)

  • 1、

    承先启后 [ chéng xiān qǐ hòu ]

    释义: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 2、

    读书种子 [ dú shū zhǒng zǐ ]

    释义: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 3、

    古为今用 [ gǔ wéi jīn yòng ]

    释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出处: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4、

    识字知书 [ shí zì zhī shū ]

    释义:指有文化知识。

    出处: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 5、

    雅俗共赏 [ yǎ sú gòng shǎng ]

    释义: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出处: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 6、

    洋为中用 [ yáng wéi zhōng yòng ]

    释义: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出处:毛泽东《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7、

    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释义: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 8、

    不识之无 [ bù shí zhī wú ]

    释义: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 9、

    黄金时代 [ huáng jīn shí dài ]

    释义: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出处: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 10、

    胸中无墨 [ xiōng zhōng wú mò ]

    释义:胸中没有墨水。比喻学识浅薄

    出处: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

  • 11、

    美雨欧风 [ měi yǔ ōu fēng ]

    释义:欧:欧洲。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可以形容文化魅力的四字词语(2个)

  • 蹶角受化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形容声威极大。
  • 敏而好古敏:勤勉。指勤勉钻研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