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才实力的成语(52个)

  • 1、

    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释义: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2、

    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释义: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3、

    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4、

    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释义: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 5、

    百足之虫 [ bǎi zú zhī chóng ]

    释义: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出处:明·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 6、

    报仇雪耻 [ bào chóu xuě chǐ ]

    释义: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出处:《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 7、

    兵强将勇 [ bīng qiáng àng yǒng ]

    释义: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8、

    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9、

    称王称霸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释义: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 10、

    踔绝之能 [ chuō jué zhī néng ]

    释义: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出处:《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 11、

    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释义:形容气势浩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 12、

    独当一面 [ dú dāng yī miàn ]

    释义: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 13、

    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释义: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 14、

    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释义: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15、

    厚积薄发 [ hòu jī bó fā ]

    释义: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出处:

  • 16、

    虎踞龙盘 [ hǔ jù lóng pán ]

    释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17、

    虎落平川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释义: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18、

    挥剑成河 [ huī jiàn chéng hé ]

    释义: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出处: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 19、

    经天纬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释义: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国语·周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

  • 20、

    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释义: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出处: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军事家。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九回

  • 21、

    力能扛鼎 [ lì néng gāng dǐng ]

    释义: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22、

    被褐怀玉 [ pī hè huái yù ]

    释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 23、

    强龙不压地头蛇 [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

    释义: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出处: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

  • 24、

    神通广大 [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释义: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师日:‘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 25、

    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ǐ ]

    释义: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 26、

    深山老林 [ shēn shān lǎo lín ]

    释义: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出处: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 27、

    十年生聚 [ shí nián shēng jù ]

    释义: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出处: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

  • 28、

    树大根深 [ shù dà gēn shēn ]

    释义: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出处: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 29、

    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释义: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 30、

    文韬武略 [ wén tāo wǔ lüè ]

    释义: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 31、

    文武双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释义: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 32、

    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释义: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33、

    无往不胜 [ wú wǎng bù shèng ]

    释义:无论到哪儿都胜利。指到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 34、

    无懈可击 [ wú xiè kě jī ]

    释义: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35、

    先声后实 [ xiān shēng hòu shí ]

    释义: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36、

    胸中甲兵 [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

    释义: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 37、

    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释义: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出处:《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38、

    真才实学 [ zhēn cái shí xué ]

    释义: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 39、

    莫测高深 [ mò cè gāo shēn ]

    释义: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 40、

    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释义: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金史·颜盏门都传》

  • 41、

    羽毛丰满 [ yǔ máo fēng mǎn ]

    释义: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二:“而彼林木丛杂中,有羽毛丰满而栖于奥援者,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 42、

    国士无双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释义: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43、

    锣鼓喧天 [ luó gǔ xuān tiān ]

    释义: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 44、

    大才盘盘 [ dà cái pán pán ]

    释义: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盘盘谢家安。”

  • 45、

    发愤自雄 [ fā fèn zì xióng ]

    释义: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 46、

    减灶之计 [ jiǎn zào zhī jì ]

    释义: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出处: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47、

    羽翼丰满 [ yǔ yì fēng mǎn ]

    释义: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力量相当强大

    出处:

  • 48、

    薄养厚葬 [ bó yǎng hòu zàng ]

    释义: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出处:

  • 49、

    有权有势 [ yǒu quán yǒu shì ]

    释义: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 50、

    较时量力 [ jiào shí liàng lì ]

    释义:较:比较;量:估量。衡量时机和实力

    出处: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又须审度彼己,较时量力,定为几年之规,若孟子,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说。”

形容人才实力的词语(1个)

  • 虎豹不外其爪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