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风雅文人的成语(15个)

  • 1、

    崇雅黜浮 [ chóng yǎ chù fú ]

    释义:指在文风上崇尚雅正,摈弃浮华。

    出处:《新唐书·文艺传序》:“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

  • 2、

    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3、

    蓬头厉齿 [ péng tóu lì chǐ ]

    释义:形容头发蓬松,牙齿缺落,年高衰老的容态。

    出处:

  • 4、

    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释义: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5、

    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释义: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 6、

    衣香鬓影 [ yī xiāng bìn yǐng ]

    释义: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出处:北周·庾信《春赋》:“屋里衣香不如花。”唐·李贺《咏怀》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 7、

    雍容雅步 [ yōng róng yǎ bù ]

    释义:指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出处:《魏书·世祖纪》:“古之君子,养志衡门,德成业就,才为世使。或雍荣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负鼎而自达。”

  • 8、

    雍容不迫 [ yōng róng bù pò ]

    释义: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出处:《元史·刘敏中传》:“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

  • 9、

    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10、

    雍荣雅步 [ yōng róng yǎ bù ]

    释义:形容态度从容大方,举止不俗。

    出处:《魏书·世祖纪》:“古之君子,德成业就,才为世使。或雍荣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负鼎而自达。”

  • 11、

    缓带轻裘 [ huǎn dài qīng qiú ]

    释义: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 12、

    高人雅致 [ gāo rén yǎ zhì ]

    释义:雅致:高雅的情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优雅情趣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宿宫嫔情滞新人》:“耽山玩水,此是高人雅致。”

  • 13、

    高谈雅步 [ gāo tán yǎ bù ]

    释义:高:高超;雅:美好。指言谈高妙,举止文雅

    出处:晋·陆机《百年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 14、

    雍容文雅 [ yōng róng wén yǎ ]

    释义: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出处:唐·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相门华列,儒庭善训,雍容文雅,当代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