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的成语(34个)

  • 1、

    草草收兵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释义: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 2、

    吃粮不管事 [ chī liáng bù guǎn shì ]

    释义: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这些忘八羔子,一个都不在家!他们成年家吃粮不管事。”

  • 3、

    光彩夺目 [ guāng cǎi duó mù ]

    释义: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 4、

    鬼神不测 [ guǐ shén bù cè ]

    释义: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

  • 5、

    功盖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释义:功劳天下第一。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 6、

    呼风唤雨 [ hū fēng huàn yǔ ]

    释义: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轻咳嗽早呼风唤雨,谁不知他气卷江湖。”

  • 7、

    挥剑成河 [ huī jiàn chéng hé ]

    释义: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出处: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 8、

    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9、

    鲁莽灭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释义: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 10、

    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 11、

    欺上瞒下 [ qī shàng mán xià ]

    释义: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12、

    权倾天下 [ quán qīng tiān xià ]

    释义: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吕惠卿》:“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

  • 13、

    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释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14、

    说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释义:形容不负现任地胡乱议论。

    出处:清·崔灏《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 15、

    撒豆成兵 [ sǎ dòu chéng bīng ]

    释义:撒放豆子,变成军队。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军队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出处: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

  • 16、

    顺口开河 [ shùn kǒu kāi hé ]

    释义: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我原来是私访,为何顺口开河?”

  • 17、

    玩忽职守 [ wán hū zhí shǒu ]

    释义: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出处: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 18、

    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释义: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19、

    位极人臣 [ wèi jí rén chén ]

    释义: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 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 20、

    兴风作浪 [ xīng fēng zuò làng ]

    释义: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 21、

    信口胡言 [ xìn kǒu hú yán ]

    释义: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 22、

    一手遮天 [ yī shǒu zhē tiān ]

    释义: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23、

    有条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释义: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24、

    叱咤风云 [ chì zhà fēng yún ]

    释义: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出处:《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 25、

    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释义: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处: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 26、

    讲是说非 [ jiǎng shì shuō fēi ]

    释义: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受钗》:“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讲是说非?”

  • 27、

    名符其实 [ míng fú qí shí ]

    释义: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出处: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 28、

    穷奢极欲 [ qióng shē jí yù ]

    释义:穷:极;奢:奢侈;欲:享乐的观念。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

    出处:《汉书·谷永传》:“穷奢极侈,湛湎荒淫。”

  • 29、

    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释义: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出处:《荀子·荣辱》:“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

  • 30、

    无计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释义: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 31、

    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 32、

    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33、

    何许人也 [ hé xǔ rén yě ]

    释义:许:地方。什么地方的人。指来历不明的人和什么样的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

形容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的词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