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13个)

  • 1、

    鸡口牛后 [ jī kǒu niú hòu ]

    释义: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2、

    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3、

    洛阳纸贵 [ luò yáng zhǐ guì ]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4、

    小时了了 [ xiǎo shí liǎo liǎo ]

    释义: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5、

    偃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释义: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6、

    一片冰心 [ yī piàn bīng xīn ]

    释义: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7、

    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8、

    木人石心 [ mù rén shí xīn ]

    释义: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出处:《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 9、

    挑肥拣瘦 [ tiāo féi jiǎn shòu ]

    释义:挑、拣:选择;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 10、

    程门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11、

    洛阳才子 [ luò yáng cái zǐ ]

    释义: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 12、

    前倨后恭 [ qián jù hòu gōng ]

    释义: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 13、

    数典忘祖 [ shǔ diǎn wàng zǔ ]

    释义: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