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对读书感想的成语(110个)

  • 1、

    半部论语 [ bàn bù lún yǔ ]

    释义: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2、

    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3、

    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4、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 5、

    不知肉味 [ bù zhī ròu wèi ]

    释义: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6、

    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 7、

    不愧下学 [ bù kuì xià xué ]

    释义: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 8、

    不足为法 [ bù zú wéi fǎ ]

    释义:不值得学习、效法。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开口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 9、

    车在马前 [ chē zài mǎ qián ]

    释义: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 10、

    春华秋实 [ chūn huá qiū shí ]

    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11、

    刺股悬梁 [ cì gǔ xuán liáng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12、

    动魄惊心 [ dòng pò jīng xīn ]

    释义: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13、

    动心怵目 [ dòng xīn chù mù ]

    释义: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 14、

    动心骇目 [ dòng xīn hài mù ]

    释义: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 15、

    笃学好古 [ dǔ xué hào gǔ ]

    释义: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 16、

    断织劝学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释义: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 17、

    多歧亡羊 [ duō qí wáng yáng ]

    释义: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18、

    登高必赋 [ dēng gāo bì fù ]

    释义: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出处:《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 19、

    钝学累功 [ dùn xué lěi gōng ]

    释义: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 20、

    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21、

    肤受之言 [ fū shòu zhī yán ]

    释义: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出处:《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 22、

    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释义: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23、

    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释义: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24、

    浮光略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释义: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出处:清·冯班《钝吟杂录·严氏纠谬》:“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

  • 25、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26、

    好学不倦 [ hào xué bù juàn ]

    释义: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 27、

    鸿鹄将至 [ hóng hú jiāng zhì ]

    释义: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出处:《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8、

    厚积薄发 [ hòu jī bó fā ]

    释义: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出处:

  • 29、

    胡服骑射 [ hú fú qí shè ]

    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30、

    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31、

    惊心动魄 [ jīng xīng dòng pò ]

    释义: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32、

    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33、

    浃髓沦肤 [ jiā suǐ lún fū ]

    释义: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

  • 34、

    刻肌刻骨 [ kè jī kè gǔ ]

    释义:形容感受极深刻。

    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绍诗表》:“刻肌画骨,迫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 35、

    沦肌浃髓 [ lún jī jiām suǐ ]

    释义:沦:深入;浃:通彻。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

  • 36、

    镂骨铭肌 [ lòu gǔ míng jī ]

    释义: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出处: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 37、

    沦浃肌髓 [ lún jiā jī suǐ ]

    释义: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同“沦肌浃髓”。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一卷:“三百余年豢养深恩,沦浃肌髓。”

  • 38、

    默而识之 [ mò ér shí zhī ]

    释义: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出处:

  • 39、

    囊萤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40、

    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释义: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 41、

    求知若渴 [ qiú zhī ruò kě ]

    释义: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出处:

  • 42、

    染神刻骨 [ rǎn shén kè gǔ ]

    释义:犹铭心刻骨。指感受深切。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宝,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是遗山之于苏黄,可谓染神刻骨矣。”

  • 43、

    如渴如饥 [ rú kě rú jī ]

    释义: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出处: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 44、

    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45、

    霜露之病 [ shuāng lù zhī bìng ]

    释义: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 46、

    甜酸苦辣 [ tián suān kǔ là ]

    释义: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出处:茅盾《蚀·幻灭》:“像我,在外这两年,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

  • 47、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 48、

    误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释义: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 49、

    心领神会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释义: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 50、

    悬梁刺骨 [ xuán liáng cì gǔ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 51、

    学步邯郸 [ xué bù hán dān ]

    释义: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52、

    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53、

    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chē ]

    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54、

    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55、

    一目十行 [ yī mù shí háng ]

    释义: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 56、

    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57、

    源头活水 [ yuán tóu huó shuǐ ]

    释义: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 58、

    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59、

    朝斯夕斯 [ zhāo sī xī sī ]

    释义: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出处:《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 60、

    昼耕夜诵 [ zhòu gēng yè sòng ]

    释义: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形容对读书感想的词语(9个)

  • 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 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 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 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 惊叹不止叹:感叹;止:终结。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 沦肌浃骨沦:深入;浃:通彻。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
  • 目往神受往:过;受:感受。看一眼便心领神会。形容人机智灵敏。
  • 染化而迁因为感受到教化而发生变化。
  • 求知心切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