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不工作的成语是什么(39个)

  • 1、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 2、

    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3、

    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释义: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4、

    敷衍搪塞 [ fū yǎn táng sè ]

    释义: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 5、

    负恩忘义 [ fù ēn wàng yì ]

    释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 6、

    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 7、

    货真价实 [ huò zhēn jià shí ]

    释义: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8、

    今朝有酒今朝醉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 ]

    释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出处:唐·罗隐《自遣》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9、

    滥竽充数 [ làn yú chōng shù ]

    释义: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10、

    聊以塞责 [ liáo yǐ sè zé ]

    释义: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出处:《宋史纪事本末》卷八二:“又有泛论君德、时事,皆取其陈熟缓慢、略无撄拂者言之。或问之,则愧谢曰:‘聊以塞责耳。’”

  • 11、

    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 12、

    破罐破摔 [ pò guàn pò shuāi ]

    释义: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出处: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觉得不应该那样做。”

  • 13、

    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释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 14、

    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释义: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 15、

    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释义: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 16、

    虚应故事 [ xū yìng gù shì ]

    释义: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著实重打,若再虚应故事,定要狗命。”

  • 17、

    掩人耳目 [ yǎn rén ěr mù ]

    释义: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 18、

    有气无力 [ yǒu qì wú lì ]

    释义: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 19、

    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释义: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 20、

    草率从事 [ cǎo shuài cóng shì ]

    释义: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出处: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 21、

    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释义: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 22、

    差强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释义: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 23、

    粗枝大叶 [ cū zhī dà yè ]

    释义: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 24、

    东风射马耳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

    释义: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25、

    马耳东风 [ mǎ ěr dōng fēng ]

    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26、

    没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释义: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 27、

    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释义: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 28、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释义: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 29、

    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释义: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 30、

    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释义: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31、

    郁郁寡欢 [ yù yù guǎ huān ]

    释义: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 32、

    以假乱真 [ yǐ jiǎ luàn zhēn ]

    释义: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 33、

    比比皆是 [ bǐ bǐ jiē shì ]

    释义: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 34、

    玩岁愒日 [ wán suì kài rì ]

    释义:愒:荒废。指贪图安逸,虚度岁月。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玩岁而愒日”。颜师古注:“玩,爱也。愒,贪也。”

  • 35、

    侏儒观戏 [ zhū rǔ guān xì ]

    释义: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 36、

    官僚主义 [ guān liáo zhǔ yì ]

    释义: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出处: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 37、

    贪图安逸 [ tān tú ān yì ]

    释义: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 38、

    不理不睬 [ bù lǐ bù cǎi ]

    释义: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 39、

    蔫头耷脑 [ niān tóu dā nǎo ]

    释义: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