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自己看法的成语(9个)

  • 1、

    不败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释义: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出处:《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2、

    度德量力 [ duó dé liàng lì ]

    释义: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 3、

    立于不败之地 [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

    释义: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出处:《孙子·军形》:“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4、

    心中有数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释义: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5、

    昭昭在目 [ zhāo zhāo zài mù ]

    释义: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出处: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 6、

    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 7、

    见仁见智 [ jiàn rén jiàn zhì ]

    释义: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 8、

    知己知彼 [ zhī jǐ zhī bǐ ]

    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处:《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