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姿可以用什么成语形容(14个)

  • 1、

    百兽率舞 [ bǎi shòu shuài wǔ ]

    释义: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出处:《尚书·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 2、

    伯歌季舞 [ bó gē jì wǔ ]

    释义: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三:“伯歌季舞,宴乐以喜。”

  • 3、

    吹弹歌舞 [ chuī tán gē wǔ ]

    释义: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 4、

    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释义: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 5、

    抃风舞润 [ biàn fēng wǔ rùn ]

    释义: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出处:《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 6、

    不舞之鹤 [ bù wǔ zhī hè ]

    释义: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 7、

    长袖善舞 [ cháng xiù shàn wǔ ]

    释义: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出处:《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8、

    歌楼舞榭 [ gē lóu wǔ xiè ]

    释义: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出处: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

  • 9、

    歌台舞榭 [ gē tái wǔ xiè ]

    释义: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出处: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10、

    歌舞升平 [ gē wǔ shēng píng ]

    释义: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 11、

    歌莺舞燕 [ gē yíng wǔ yàn ]

    释义: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 12、

    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释义: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 13、

    粉饰太平 [ fěn shì tài píng ]

    释义:粉饰:涂饰表面。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

    出处:宋·苏轼《再上皇帝书》:“岂有别生义理,曲加粉饰而能欺天下哉。”

  • 14、

    意气相合 [ yì qì xiāng hé ]

    释义: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诗:“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