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比原来还少的成语(14个)

  • 1、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 2、

    得不偿失 [ dé bù cháng shī ]

    释义: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 3、

    得不酬失 [ dé bù chóu shī ]

    释义: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 4、

    江河日下 [ jiāng hé rì xià ]

    释义: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出处: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清·宗山《词学集成序》:“词之为道,自李唐沿及两宋,滥觞厥制,渐至纷纭歧出,有江河日下之慨。”

  • 5、

    机不可失 [ jī bù kě shī ]

    释义: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

    出处:五代·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6、

    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释义: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 7、

    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 8、

    亡羊补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9、

    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释义: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 10、

    知足常乐 [ zhī zú cháng lè ]

    释义: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11、

    每况愈下 [ měi kuàng yù xià ]

    释义: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 12、

    每下愈况 [ měi xià yù kuàng ]

    释义: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 13、

    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释义: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14、

    时不再来 [ shí bù zài lái ]

    释义:时:时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出处:《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