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孩子叛逆的成语(10个)

  • 1、

    安忍无亲 [ ān rěn wú qīn ]

    释义: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2、

    不得人心 [ bù dé rén xīn ]

    释义: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出处:《旧唐书·哥舒翰传》:“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

  • 3、

    孤家寡人 [ gū jiā guǎ rén ]

    释义: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出处:《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4、

    亲离众叛 [ qīn lí zhòng pàn ]

    释义:离:离开;叛:背叛。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5、

    一败涂地 [ yī bài tú dì ]

    释义: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 6、

    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释义: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7、

    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释义: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8、

    舟中敌国 [ zhōu zhōng dí guó ]

    释义: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9、

    亲痛仇快 [ qīn tòng chóu kuài ]

    释义: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出处: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形容孩子叛逆的词语(1个)

  • 安忍阻兵阻兵:依仗手中掌握的兵力。凭借统率之兵,行残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