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抗议工作人员的成语(10个)

  • 1、

    据理力争 [ jù lǐ lì zhēng ]

    释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 2、

    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3、

    岂有此理 [ qǐ yǒu cǐ lǐ ]

    释义: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出处:《南齐书·虞悰传》:“郁林(王)废,悰窃叹日:‘王、徐遂缚袴废一辈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 4、

    顺理成章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释义: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出处:《朱子全书》:“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

  • 5、

    义正辞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释义: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6、

    义正词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释义: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 7、

    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释义: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 8、

    辞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释义: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9、

    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释义: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10、

    振振有词 [ zhèn zhèn yǒu cí ]

    释义: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出处: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