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成语(78个)

  • 1、

    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释义: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2、

    本性难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释义: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 3、

    博采众长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释义: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4、

    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释义: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5、

    称孤道寡 [ chēng gū dào guǎ ]

    释义: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出处: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折:“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疋马单刀镇荆襄。”

  • 6、

    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7、

    城下之盟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释义: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 8、

    大权独揽 [ dà quán dú lǎn ]

    释义: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 9、

    低眉折腰 [ dī méi zhé yāo ]

    释义: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10、

    独断独行 [ dú duàn dú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 11、

    独行其道 [ dú xíng qí dào ]

    释义: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12、

    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13、

    独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14、

    独是独非 [ dú shì dú fēi ]

    释义: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出处:《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 15、

    独行独断 [ dú xíng dú duàn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同“独断独行”。

    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 16、

    多管闲事 [ duō guǎn xián shì ]

    释义: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 17、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

    释义: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 18、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

    释义: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处:《红楼梦》第四五回:“你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19、

    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释义: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20、

    孤行己见 [ gū xíng jǐ jiàn ]

    释义: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 21、

    固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释义: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 22、

    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23、

    广开言路 [ guǎng kāi yán lù ]

    释义: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 24、

    各人自扫门前雪 [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 ]

    释义: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25、

    好问则裕 [ hào wèn zé yù ]

    释义: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26、

    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27、

    怙恶不悛 [ hù è bù quān ]

    释义: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 28、

    集思广益 [ jí sī guǎng yì ]

    释义: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 29、

    见死不救 [ jiàn sǐ bù jiù ]

    释义: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处: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 30、

    洁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释义: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 31、

    侃侃而谈 [ kǎn kǎn ér tán ]

    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32、

    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释义: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 33、

    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 34、

    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35、

    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 36、

    师心自用 [ shī xīn zì yòng ]

    释义: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 37、

    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释义: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 38、

    损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释义: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 39、

    事不关己 [ shì bù guān jǐ ]

    释义: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出处:《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 40、

    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释义: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41、

    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释义: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42、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43、

    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44、

    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释义: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 45、

    依然故我 [ yī rán gù wǒ ]

    释义: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出处:唐·薛调《刘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 46、

    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释义: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47、

    以意为之 [ yǐ yì wéi zhī ]

    释义: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 48、

    政由己出 [ zhèng yóu jǐ chū ]

    释义: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 49、

    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释义: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50、

    置若罔闻 [ zhì ruò wǎng wén ]

    释义: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 51、

    专横跋扈 [ zhuān hèng bá hù ]

    释义: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出处:《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 52、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53、

    自用则小 [ zì yòng zé xiǎo ]

    释义: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54、

    自行其是 [ zì xíng qí shì ]

    释义: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 55、

    占风使帆 [ zhān fēng shǐ fān ]

    释义: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看人眉来眼去,占风使帆。”

  • 56、

    不闻不问 [ bù wén bù wèn ]

    释义: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出处: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 57、

    从谏如流 [ cóng jiàn rú liú ]

    释义: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

  • 58、

    从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59、

    明哲保身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释义: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出处:《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 60、

    漠不关心 [ mò bù guān xīn ]

    释义: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形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词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