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你说的对的成语(17个)

  • 1、

    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释义: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2、

    答非所问 [ dá fēi suǒ wèn ]

    释义: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 3、

    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释义: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 4、

    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释义: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 5、

    对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释义: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 6、

    顾全大局 [ gù quán dà jú ]

    释义: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7、

    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 8、

    伶牙俐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释义: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 9、

    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释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 10、

    委曲求全 [ wěi qǔ qiú quán ]

    释义: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出处:《汉书·严彭祖传》:“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 11、

    言之有理 [ yán zhī yǒu lǐ ]

    释义: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道:‘言之有理。’”

  • 12、

    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释义: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 13、

    支支吾吾 [ zhī zhī wú wú ]

    释义: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亦作“支支梧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14、

    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释义: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15、

    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 16、

    应对如流 [ yìng duì rú liú ]

    释义: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出处:《晋书·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 17、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