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爸爸妈妈的成语(45个)

  • 1、

    哀哀父母 [ āi āi fù mǔ ]

    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2、

    春晖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释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3、

    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释义: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 4、

    断杼择邻 [ duàn zhù zé lín ]

    释义: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 5、

    恩逾慈母 [ ēn yú cí mǔ ]

    释义: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 6、

    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释义: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7、

    恩同父母 [ ēn tóng fù mǔ ]

    释义: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 8、

    寒泉之思 [ hán quán zhī sī ]

    释义: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 9、

    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释义: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10、

    昊天罔极 [ hào tiān wǎng jí ]

    释义: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11、

    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12、

    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13、

    料事如神 [ liào shì rú shén ]

    释义: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祭足料事,可谓如神矣。”

  • 14、

    老成见到 [ lǎo chéng jiàn dào ]

    释义:见到:见识周到。阅历丰富,见解高明。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有理,有理!老成见到之言,句句合着鄙意。”

  • 15、

    母慈子孝 [ mǔ cí zǐ xiào ]

    释义: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16、

    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释义: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 17、

    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释义: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18、

    身经百战 [ shēn jīng bǎi zhàn ]

    释义: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出处:《资志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 19、

    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释义: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 20、

    升堂拜母 [ shēng táng bài mǔ ]

    释义: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 21、

    舐犊情深 [ shì dú qíng shēn ]

    释义: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22、

    顽父嚚母 [ wán fù yín mǔ ]

    释义: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出处:《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 23、

    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释义: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24、

    贤良方正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释义: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25、

    衣食父母 [ yī shí fù mǔ ]

    释义: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 26、

    有其父必有其子 [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

    释义: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出处:《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27、

    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释义: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 28、

    再生父母 [ zài shēng fù mǔ ]

    释义: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 29、

    曾母投杼 [ zēng mǔ tóu zhù ]

    释义: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 30、

    真知灼见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释义: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 31、

    别出心裁 [ bié chū xīn cái ]

    释义: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 32、

    重生父母 [ chóng shēng fù mǔ ]

    释义: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四本一五出:“重生父母,再长爹娘。”

  • 33、

    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释义: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34、

    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释义: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 35、

    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36、

    明见万里 [ míng jiàn wàn lǐ ]

    释义: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书妪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

  • 37、

    母以子贵 [ mǔ yǐ zǐ guì ]

    释义: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 38、

    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释义: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39、

    父严子孝 [ fù yán zǐ xiào ]

    释义: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40、

    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释义: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41、

    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释义: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42、

    贤妻良母 [ xián qī liáng mǔ ]

    释义: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出处: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 43、

    知子莫若父 [ zhī zǐ mò ruò fù ]

    释义: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处:《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44、

    儿行千里母担忧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

    释义: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 45、

    严父慈母 [ yán fù cí mǔ ]

    释义: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出处: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