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周求梦想的成语(62个)

  • 1、

    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2、

    跛鳖千里 [ bǒ biē qiān lǐ ]

    释义: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 3、

    不耻最后 [ bù chǐ zuì hòu ]

    释义: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处:《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4、

    抱负不凡 [ bào fù bù fán ]

    释义: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出处: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 5、

    步月登云 [ bù yuè dēng yún ]

    释义: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 6、

    登高望远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 7、

    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8、

    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释义: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9、

    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释义: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 10、

    高飞远翔 [ gāo fēi yuǎn xiáng ]

    释义: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 11、

    豪情壮志 [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

    释义: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 12、

    鸿鹄之志 [ hóng hú zhī zhì ]

    释义: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13、

    鸿业远图 [ hóng yè yuǎn tú ]

    释义: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 14、

    弘毅宽厚 [ hóng yì kuān hòu ]

    释义: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 15、

    宏图大志 [ hóng tú dà zhì ]

    释义: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出处:

  • 16、

    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释义:形容万分思念。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 17、

    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18、

    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释义: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19、

    凌云之志 [ líng yún zhī zhì ]

    释义: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 20、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21、

    求志达道 [ qiú zhì dá dào ]

    释义: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出处: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22、

    人穷志短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释义: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 23、

    任重至远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释义: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易·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24、

    人各有志 [ rén gè yǒu zhì ]

    释义: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出处:汉·王粲《咏史诗》:“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 25、

    桑弧蓬矢 [ sāng hú péng shǐ ]

    释义: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出处:《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26、

    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duàn ]

    释义: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27、

    矢志不渝 [ shǐ zhì bù yú ]

    释义: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28、

    始终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释义: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29、

    始终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 30、

    守经达权 [ shǒu jīng dá quán ]

    释义: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2回:“若殿下只知守经,不知达权,将来人心失望,不可复言。”

  • 31、

    生死不渝 [ shēng sǐ bù yú ]

    释义: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出处: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然其先必有数十人或数百人,同一心志,生死不渝。”

  • 32、

    矢志不移 [ shǐ zhì bù yí ]

    释义: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 33、

    四方之志 [ sì fāng zhī zhì ]

    释义: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出处:

  • 34、

    天下为公 [ tiān xià wéi gōng ]

    释义: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35、

    胸怀大志 [ xiōng huái dà zhì ]

    释义: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36、

    雄心壮志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释义: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 37、

    有始有终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释义: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 38、

    有志竟成 [ yǒu zhì jìng chéng ]

    释义: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39、

    有志者事竟成 [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

    释义: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40、

    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41、

    有志之士 [ yǒu zhì zhī shì ]

    释义:士:对人的尊称。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出处: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 42、

    志美行厉 [ zhì měi xíng lì ]

    释义: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 43、

    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释义: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 44、

    志在四方 [ zhì zài sì fāng ]

    释义: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 45、

    壮志凌云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释义: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 46、

    壮志未酬 [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

    释义: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处: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 47、

    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释义: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48、

    至死不渝 [ zhì sǐ bù yú ]

    释义: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49、

    长风破浪 [ chá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50、

    凌霄之志 [ líng xiāo zhī zhì ]

    释义: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晋书·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

  • 51、

    梦笔生花 [ mèng bǐ shēng huā ]

    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52、

    梦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释义: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53、

    千里之志 [ qiān lǐ zhī zhì ]

    释义:指远大的志向。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与一举则有千里之志,德不盛,义不大则不至其郊。”

  • 54、

    铁杵成针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55、

    雄心勃勃 [ xióng xīn bó bó ]

    释义: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出处:茅盾《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 56、

    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57、

    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释义: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58、

    驽马十驾 [ nú mǎ shí jià ]

    释义: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59、

    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释义: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 60、

    大展宏图 [ dà zhǎn hóng tú ]

    释义: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出处: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