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技与生活的成语(167个)

  • 1、

    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2、

    白纸黑字 [ bái zhǐ hēi zì ]

    释义: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

  • 3、

    背道而驰 [ bèi dào ér chí ]

    释义: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4、

    比翼双飞 [ bǐ yì shuāng fēi ]

    释义: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出处:《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5、

    并驾齐驱 [ bìng jià qí qū ]

    释义: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 6、

    波光粼粼 [ bō guāng lín lín ]

    释义: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 7、

    趁热打铁 [ chèn rè dǎ tiě ]

    释义: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 8、

    惩一儆百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释义: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9、

    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释义: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10、

    刀光剑影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释义: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出处: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 11、

    登高一呼 [ dēng gāo yī hū ]

    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 12、

    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13、

    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14、

    低声细语 [ dī shēng xì yǔ ]

    释义: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 15、

    耳濡目染 [ ěr rǔ mù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16、

    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释义: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出处: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 17、

    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释义: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 18、

    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释义: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19、

    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释义: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20、

    钢筋铁骨 [ gāng jīng tiě gǔ ]

    释义: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 21、

    管见所及 [ guǎn jiàn suǒ jí ]

    释义: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出处:《抱朴子 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 22、

    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23、

    归心似箭 [ guī xīn sì jiàn ]

    释义: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

  • 24、

    海底捞月 [ hǎi dǐ lāo yuè ]

    释义: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 25、

    海市蜃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 ]

    释义: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 26、

    黑白分明 [ hēi bái fēn míng ]

    释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 27、

    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释义: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28、

    绘声绘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释义: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 29、

    积羽沉舟 [ jī yǔ chén zhōu ]

    释义: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30、

    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释义: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31、

    急风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释义: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32、

    坚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释义: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有?”

  • 33、

    交头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释义: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 34、

    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35、

    精妙绝伦 [ jīng miào jué lún ]

    释义: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36、

    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37、

    镜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释义: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 38、

    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39、

    九牛二虎之力 [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

    释义: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出处: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40、

    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41、

    绝世无双 [ jué shì wú shuāng ]

    释义: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出处:明·吾丘瑞《远甓记·师阃宾贤》:“英姿绝世无双,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

  • 42、

    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43、

    可歌可泣 [ kě gē kě qì ]

    释义: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处:《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 44、

    劳而无功 [ láo ér wú gōng ]

    释义: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45、

    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46、

    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释义: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 47、

    雷霆万钧 [ léi tíng wàn jūn ]

    释义: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出处: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 48、

    立竿见影 [ lì gān jiàn yǐng ]

    释义: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 49、

    落叶归根 [ luò yè guī gēn ]

    释义: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50、

    南辕北辙 [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 51、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释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 52、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53、

    赔了夫人又折兵 [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

    释义: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 54、

    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释义: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55、

    轻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释义: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清歌妙舞,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

  • 56、

    人财两空 [ rén cái liǎng kōng ]

    释义: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他有偌多的东西在我担里,我若同了这带脚的货去,前途被他喊破,可不人财两失。”

  • 57、

    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释义: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 58、

    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释义: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 59、

    塞翁失马 [ sài wēng shī mǎ ]

    释义: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60、

    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有关科技与生活的词语(2个)

  • 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超过。原指没有声音时比有声音更能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愁恨。引申指人的模范行为比言谈口号影响更大。
  • 群起攻之群:众人;攻:攻击。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