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海边和人的美景的成语(17个)

  • 1、

    波光粼粼 [ bō guāng lín lín ]

    释义: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 2、

    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 3、

    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4、

    愁云惨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释义: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5、

    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释义: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出处: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 6、

    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释义: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 7、

    海不波溢 [ hǎi bù bō yì ]

    释义: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

  • 8、

    海沸江翻 [ hǎi fèi jiāng fān ]

    释义: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出处: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 9、

    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释义: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10、

    平安无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释义: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 11、

    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释义: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12、

    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释义: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13、

    奋勇前进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释义: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 14、

    走石飞砂 [ zǒu shí fēi shā ]

    释义: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7回:“走石飞砂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暗藏妖孽来窥户,又送孤帆过楚峰。”

  • 15、

    虚无缥渺 [ xū wú piāo miǎo ]

    释义:虚无:虚幻不实。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出处: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渺似的。”

  • 16、

    天昏地惨 [ tiān hūn dì cǎn ]

    释义:惨:凄惨,悲伤。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