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形容老师的成语(43个)

  • 1、

    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2、

    春蚕到死丝方尽 [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 ]

    释义: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3、

    焚香礼拜 [ fén xiān lǐ bài ]

    释义: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 4、

    负驽前驱 [ fù nǔ qián qū ]

    释义: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驽矢先驱。”

  • 5、

    好为人师 [ hào wéi rén shī ]

    释义: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出处:《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6、

    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7、

    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8、

    教无常师 [ jiào wú cháng shī ]

    释义: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出处:《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 9、

    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10、

    坚贞不渝 [ jiān zhēn bù yú ]

    释义: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 11、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12、

    开山祖师 [ kāi shān zǔ shī ]

    释义: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出处:宋·辛弃疾《水龙吟》词:“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 13、

    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释义: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 14、

    老师宿儒 [ lǎo shī xiǔ rú ]

    释义: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出处: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 15、

    能者为师 [ néng zhě wéi shī ]

    释义: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 16、

    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17、

    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释义: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18、

    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19、

    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20、

    随时随地 [ suí shí suí dì ]

    释义: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出处: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 21、

    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 22、

    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 23、

    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24、

    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25、

    学无常师 [ xué wú cháng shī ]

    释义: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26、

    研桑心计 [ yán sāng xīn jì ]

    释义: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 27、

    一字之师 [ yī zì zhī shī ]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 28、

    亦步亦趋 [ yì bù yì qū ]

    释义: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29、

    至死不变 [ zhì sǐ bù biàn ]

    释义: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出处:《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30、

    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释义: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 31、

    谆谆教导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释义: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32、

    不厌其烦 [ bù yàn qí fán ]

    释义:厌:嫌。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 33、

    教导有方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 34、

    良师诤友 [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

    释义: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出处:

  • 35、

    名师出高徒 [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

    释义: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出处: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 36、

    桃李满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37、

    抗颜为师 [ kàng yán wéi shī ]

    释义: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 38、

    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释义: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39、

    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40、

    不辞辛劳 [ bù cí xīn láo ]

    释义: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他今天不辞辛劳跑来给瓦其尔‘报信’。”

  • 41、

    文思敏捷 [ wén sī mǐn jié ]

    释义:以前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主要用在文学方面的。现基本上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

    出处:

  • 42、

    费尽心思 [ fèi jìn xīn sī ]

    释义: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43、

    方方面面 [ fāng fāng miàn miàn ]

    释义:事情或事物的多面

    出处:张贤亮《青春期》:“使我直到如今才突然发现她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与我不同,与这个可恶的世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