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起到带头作用的成语(12个)

  • 1、

    登高一呼 [ dēng gāo yī hū ]

    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 2、

    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释义: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 3、

    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释义: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 4、

    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释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5、

    一呼百应 [ yī hū bǎi yìng ]

    释义: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 6、

    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释义: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7、

    一夫当关 [ yī fū dāng guān ]

    释义: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出处:《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忠州左右乌、竹两岭,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险。”

  • 8、

    马首是瞻 [ mǎ shǒu shì zhān ]

    释义: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9、

    泰山北斗 [ tài shān běi dǒu ]

    释义: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10、

    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释义: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 11、

    开疆辟土 [ kāi jiāng pì tǔ ]

    释义: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 12、

    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释义: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