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风暴又遭雨用成语形容(17个)

  • 1、

    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 2、

    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释义:指灾难深重。

    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 3、

    风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释义: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 4、

    赶鸭子上架 [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

    释义: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 5、

    横挑鼻子竖挑眼 [ héng tiāo bí zi shù tiāo yǎn ]

    释义:比喻百般挑剔。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6、

    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释义: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 7、

    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释义:接连不断。

    出处: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 8、

    强人所难 [ qiǎng rén suǒ nán ]

    释义: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

  • 9、

    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释义: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10、

    避坑落井 [ bì kēng luò jǐng ]

    释义: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出处:《晋书·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 11、

    避阱入坑 [ bì jǐng rù kéng ]

    释义:指避过了井,又掉进了坑里。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阱,异“穽”。

    出处:汉·焦赣《易林·观之益》:“避阱入坑,忧患日生。”一本作“避井入坎”。

  • 12、

    打开天窗说亮话 [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 ]

    释义: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13、

    福无双至 [ fú wú shuāng zhì ]

    释义: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 14、

    寡不敌众 [ guǎ bù dí zhòng ]

    释义: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 15、

    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释义: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沉吟罢仔细听来。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

  • 16、

    雪上加霜 [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

    释义: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

  • 17、

    直言不讳 [ zhí yán bù huì ]

    释义: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