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信口雌黄拼音

[ xìn kǒu cí huáng ]

信口雌黄的意思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信口雌黄出处

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正音 ]

雌,不能读作“ch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说话随便

信口雌黄近义词

胡说八道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反义词

信而有征言之凿凿

信口雌黄成语典故

晋朝清谈家王衍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侃侃而谈,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质疑时,他随口更改,随心所欲。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

信口雌黄造句

1、这事的真相还不知道,你先别信口雌黄

2、一个懒惰的三流记者,不把事实调查清楚,就信口雌黄,指控我是这次事件的串谋者。

3、信口雌黄: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4、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信口雌黄

5、你最好考虑清楚再发表议论,不要信口雌黄

信口雌黄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信口雌黄成语接龙

  • 黄道吉日  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黄口孺子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黄口小儿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黄旗紫盖  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 黄垆之痛  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话。
  • 黄泉之下  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 黄雀伺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 黄雀衔环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黄钟瓦釜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 黄童白叟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 黄杨厄闰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 黄钟毁弃  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 黄尘清水  比喻变化迅速。
  • 黄发台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 黄发鲐背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 黄风雾罩  犹言不守本分,胡乱行事。
  • 黄干黑廋  面容憔悴的样子。
  • 黄冠草服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 黄冠草履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信口雌黄的意思是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晋朝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信口雌黄的意思及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出处和信口雌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wenhew.com/xinkoucihuang.html

相关推荐

  • 说白道緑 犹言说长道短,信口雌黄。《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子吃了許多酒,口裏只管夾七帶八嘈。正在那裏 張 家長, 李 家短,説白道緑。”亦作“ 説白道黑 ”。《金瓶梅词话》第八八回:“小肉兒,還説白道黑。他一個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的他這個問訊。” 吴晗 《真空的乡村》:“成天有一批人在说白道黑,谈论是非。”
  • 矢口猖言 清·魏源《序》:“矢口猖言,不顾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 信口开河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口中雌黄 《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
  • 信口开喝 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 信口开呵 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
  • 信口胡言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 信口开合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俺张孔目怎肯缘木求鱼。”
  • 妄下雌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
  • 高下在口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