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愁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撒落在峰头上眺望故乡?

注释①选自《柳河东集》。“浩初上人”,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的朋友。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诗人②剑铓:剑锋。苏轼《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有“割愁还有剑铓山”。自注云:“柳子厚云:‘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皆岭南诗也”③若为:怎能

鉴赏

  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诗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这在唐人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铓”,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剑铓”,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竖,有如桂林。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铓。诵子厚(柳宗元的字)诗,知海山多奇峰也。”苕溪渔隐胡仔也说:“余两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奇怪?'海畔尖山似剑铓'之句,真能纪其实也。”

  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秋来处处割愁肠”。秋天是万物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生联想。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由此可见一斑

  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此诗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样,都是寄怀之作,通过登临所见,触景伤情,抒发怀念友人和故乡之情,只是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七律,诗中托景抒怀,曲折传情,意在言外。这首诗是七绝,诗中熔情入景,用浅显的语言来描写内心中隐情,表现得鲜明突出。二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苏轼论唐人诗,以柳宗元和韦应物相提并论,指出他们的诗,“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见《书黄子思诗集后》)王士祯也说:“风怀澄澹推韦柳。”“简古”、“澹泊”或“澄澹”,乃是柳诗意境风格的一个方面,虽然是其主要的方面,但并不能概括柳诗的全貌。柳诗自有其别调。他的诗,像悬崖峻谷中凛冽的潭水,经过冲沙激石、千回百折的过程,最后终于流入险阻的绝涧,渟滀到彻底的澄清。冷冷清光,鉴人毛发;岸旁兰芷,散发着幽郁的芬芳。但有时山洪陡发,瀑布奔流,会把它激起跳动飞溅的波澜,发出凄厉而激越的声响,使人产生一种魂悸魄动的感觉。此诗中诗人跳动飞溅的情感波澜无法抑制,恰如“山洪陡发,瀑布奔流”,奔迸而出,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拼音版

hǎi pàn jiān shān sì jiàn máng , qiū lái chù chù gē chóu cháng 。 ruò wéi huà zuò shēn qiān yì , sàn xiàng fēng tóu wàng gù xi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唐顺宗时为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这个政治改革集团,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推行免除部分苛捐杂税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政策。因为改革触犯了宦官权豪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宪宗李纯继位后,改变遂告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人被贬到边远的地区。柳宗元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最后病死在柳州,年仅四十六岁。人称柳河东,有《柳河东集》。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着很高造诣。他的诗,善于寓情于景,写得俊雅峭拔。

猜你喜欢

  •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 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

    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
    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
  •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

    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
    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
    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
    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
    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紫陌诗情依旧在,
    黑山弓力畏春来。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