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识字的成语有哪些(32个)

  • 1、

    碍口识羞 [ ài kǒu shí xiū ]

    释义: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 2、

    不识局面 [ bù shí jú miàn ]

    释义:犹不识时务。

    出处:《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 3、

    不识庐山真面目 [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释义: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

    才高识远 [ cái gāo shí yuǎn ]

    释义: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 5、

    才蔽识浅 [ cái bì shí qiǎn ]

    释义: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

    出处: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乃假翼于皇极。”

  • 6、

    识时务者为俊杰 [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释义: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7、

    似曾相识 [ sì céng xiāng shí ]

    释义: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8、

    素不相识 [ sù bù xiāng shí ]

    释义: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为你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

  • 9、

    识时达变 [ shí shí dá biàn ]

    释义: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汉儿字圣旨》:“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时达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

  • 10、

    一般见识 [ yī bān jiàn shí ]

    释义: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 11、

    一丁不识 [ yī dīng bù shí ]

    释义: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 12、

    有眼不识泰山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

    释义: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13、

    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释义: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 14、

    有识之士 [ yǒu shí zhī shì ]

    释义: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 15、

    不识大体 [ bù shí dà tǐ ]

    释义: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 16、

    不识时务 [ bù shí shí wù ]

    释义: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出处:《后汉书·张霸传》:“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 17、

    不识抬举 [ bù shí tái jǔ ]

    释义: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 18、

    不识泰山 [ bù shí tài shān ]

    释义: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19、

    不识一丁 [ bù shí yī dīng ]

    释义: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 20、

    不识之无 [ bù shí zhī wú ]

    释义: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 21、

    不学无术 [ bù xué wú shù ]

    释义: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 22、

    不打不相识 [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

    释义: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 23、

    庐山真面目 [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释义: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4、

    目不识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释义: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25、

    通元识微 [ tōng yuán shí wēi ]

    释义: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出处: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

  • 26、

    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释义: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27、

    庐山真面 [ lú shān zhēn miàn ]

    释义: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出处:清·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 28、

    识微见远 [ shí wēi jiàn yuǎn ]

    释义: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

  • 29、

    无般不识 [ wú bān bù shí ]

    释义:犹百般,用尽方法。

    出处:

  • 30、

    胸无点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释义: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 31、

    知音识趣 [ zhī yīn shí qù ]

    释义:趣:情趣。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锲倸你一锲倸?”

  • 32、

    博识洽闻 [ bó shí qià wén ]

    释义: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出处: